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清若顾凯画,阴晴皆可睹全文

清若顾凯画,阴晴皆可睹

明 · 谢榛
兹山自开辟,突作中流柱。
静居元气间,苍茫混太宇。
奇秀天所钟,迥立照万古。
根深接地轴,永依造物主。
石穴藏蛟龙,山灵势长俯。
绮霞几明灭,白涛任吞吐。
逦?乱渔蓑,霏微正烟雨。
清若顾凯画,阴晴皆可睹
祇园绝尘氛,法界自风土。
天晓浮图出,梵声杂钟鼓。
老衲饲饥鼋,况复鸟雀聚。
慈悲西来心,吾亦本初祖。
顿悟能为诗,三昧超徐庾。
探胜尽南北,衰病何闭户。
壮心赋两都,乘流荡双橹。
佳人有所思,采芳新林浦。
还期蒋山兴,宁虚梦天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象和禅宗的深远意境。诗人以金山寺为中心,展开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卷。

首句“兹山自开辟,突作中流柱”,开篇即以雄浑之笔勾勒出金山寺屹立于江流之中的壮观景象,仿佛是天地间的一根支柱,既稳固又独特。接下来,“静居元气间,苍茫混太宇”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金山寺所在之地的神秘与辽阔,它仿佛与宇宙融为一体,静静地存在于天地之间。

“奇秀天所钟,迥立照万古”则赞美了金山寺的非凡之美,它由天意所钟,独立于世,光照千古。接着,“根深接地轴,永依造物主”表达了对金山寺根基深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崇敬之情。

“石穴藏蛟龙,山灵势长俯”描绘了金山寺周围环境的生动与神秘,石洞中可能藏着蛟龙,山灵似乎俯瞰着这一切,增添了诗的奇幻色彩。“绮霞几明灭,白涛任吞吐”则通过绮丽的云霞和奔腾的白涛,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变幻无常。

“逦迤乱渔蓑,霏微正烟雨”描绘了金山寺周围的渔舟和烟雨朦胧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受。“清若顾凯画,阴晴皆可睹”则将金山寺的景色比作顾恺之的画作,无论阴晴,都能清晰可见其美。

“祇园绝尘氛,法界自风土”点出了金山寺作为佛教圣地的清净与庄严,远离尘嚣,法界自成一格。“天晓浮图出,梵声杂钟鼓”描绘了清晨时分,金山寺的佛塔在晨光中显现,梵音与钟鼓声交织在一起的场景,充满了宗教的神圣感。

“老衲饲饥鼋,况复鸟雀聚”通过僧侣喂养动物的细节,展现了金山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慈悲西来心,吾亦本初祖”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与追求,以及对慈悲精神的推崇。

“顿悟能为诗,三昧超徐庾”表明诗人通过顿悟,能够创作出超越前人的诗歌作品。“探胜尽南北,衰病何闭户”表达了诗人渴望探索世界的决心,即使身体衰弱,也不愿闭门不出。

“壮心赋两都,乘流荡双橹”展现了诗人豪迈的志向,想要赋诗两都,乘船畅游。“佳人有所思,采芳新林浦”则描绘了一位佳人在新林浦采摘芳草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最后,“还期蒋山兴,宁虚梦天姥”表达了诗人期待再次游览蒋山(可能指金山寺)的愿景,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天姥山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融合,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