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当返照立,水彻故乡流
出处:《东渭桥晚眺》
唐 · 李频
秦地有吴洲,千樯渭曲头。
人当返照立,水彻故乡流。
落第春难过,穷途日易愁。
谁知桥上思,万里在江楼。
人当返照立,水彻故乡流。
落第春难过,穷途日易愁。
谁知桥上思,万里在江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秦地:指秦朝或古代中国的某个地区。吴洲:地名,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故乡或者内心向往之地。
渭曲头:渭河的弯曲处,代指秦地的某个特定地点。
返照:夕阳。
故乡流:家乡的水流,代表思乡之情。
落第:科举考试未中选。
穷途:困境,仕途不顺。
愁:忧愁,哀愁。
桥上思:桥上的思绪,可能象征诗人的情感寄托。
万里在江楼:形容思念之情深远,仿佛跨越万里到达江边的楼阁。
翻译
秦地有一座名叫吴洲的地方,它位于渭河弯曲的岸边。人们在夕阳下站立,看着清澈的河水流淌,那是故乡的河流。
落榜的春天特别难熬,身处困境的日子里愁绪更易滋生。
又有谁知道,我在桥上思念之情,如同这滔滔江水绵延万里,直达江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秦地风光,诗人站在东渭桥上,远眺心中所思。开篇两句“秦地有吴洲,千樯渭曲头”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一片辽阔的水域景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广袤而宁静的空间。
第三、四句“人当返照立,水彻故乡流”,诗人的身影倒映在水中,与水面上波光粼粼相呼应。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留恋之情。水流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内心无法阻挡的情感。
五、六句“落第春难过,穷途日易愁”表达了诗人因仕途不顺而感到的失意与忧虑。在古代社会背景下,科举考试对于士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跳板,而“落第”则意味着失败和挫折。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诗人这里却显得异常艰难。
最后两句“谁知桥上思,万里在江楼”,通过提问形式强化了情感的深度。站在桥上的诗人,心中所思绵远而复杂,这种思念之情,虽然不为旁人所理解,但却如同眼前的江水一样,延伸到遥远的地方。这里的“万里”并非实指,而是形容思念的深远和广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一个古代士子在仕途失意后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表达了人对故乡、对远方所持有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