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视未及饮,清香破昏邪
出处:《招竹元珍赏江洲新茶》
宋 · 孔武仲
我生世味薄,所好唯真茶。
江南隔浮云,庐岳望苦赊。
煎烹逐风土,白水和脂麻。
有客自远至,开缄得新芽。
乍见真邂逅,失喜成欢哗。
掬视未及饮,清香破昏邪。
堂堂京邑雄,万货来天涯。
念此至灵草,崎岖亦随车。
小磨元自携,瑩白无纤瑕。
玉尘渐委积,鹰嘴犹交加。
汲泉方污埃,上以密叶遮。
蟹眼已鸣沸,君来何晚耶。
相呼共一啜,如到神仙家。
烦襟得浣濯,两目袪昏花。
閒居无他乐,赖有此趣佳。
煌煌金张门,酒肉争豪奢。
冷淡不辄饮,千金赏筝琶。
一醒又五斗,颜角如烘霞。
蔗浆爽肺肝,金椀嗽齿牙。
坐觇吾曹癖,往往笑以嗟。
人生乐不同,未用相矜夸。
吟罢腹饥吼,空庭噪昏鸦。
江南隔浮云,庐岳望苦赊。
煎烹逐风土,白水和脂麻。
有客自远至,开缄得新芽。
乍见真邂逅,失喜成欢哗。
掬视未及饮,清香破昏邪。
堂堂京邑雄,万货来天涯。
念此至灵草,崎岖亦随车。
小磨元自携,瑩白无纤瑕。
玉尘渐委积,鹰嘴犹交加。
汲泉方污埃,上以密叶遮。
蟹眼已鸣沸,君来何晚耶。
相呼共一啜,如到神仙家。
烦襟得浣濯,两目袪昏花。
閒居无他乐,赖有此趣佳。
煌煌金张门,酒肉争豪奢。
冷淡不辄饮,千金赏筝琶。
一醒又五斗,颜角如烘霞。
蔗浆爽肺肝,金椀嗽齿牙。
坐觇吾曹癖,往往笑以嗟。
人生乐不同,未用相矜夸。
吟罢腹饥吼,空庭噪昏鸦。
注释
世味:人世间的味道,指世俗的滋味。真茶:真正的茶,指品质纯正的茶。
浮云:比喻阻隔,这里指地理上的距离。
庐岳:庐山,位于江西。
煎烹:烹煮,这里指泡茶。
鹰嘴:形容茶杯形状。
密叶:密集的茶叶。
煌煌:形容光明灿烂。
酒肉:借指豪奢的生活。
筝琶:泛指音乐。
烘霞:形容脸庞红润如火烧云。
蔗浆:甘蔗榨出的汁液。
翻译
我生喜好清淡,最爱的是真茶。江南被浮云阻隔,庐山遥望似遥远。
根据各地风俗烹煮,只用清水和芝麻。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打开信封带来新茶芽。
初次相见如奇遇,惊喜中充满欢声笑语。
捧在手中还未饮下,清新的香气驱散昏沉。
京都繁华,货物来自四海。
想起这神奇的茶叶,历经艰辛也随车而来。
小磨自带,洁白无瑕。
茶渣渐渐堆积,茶杯口像鹰嘴交错。
刚汲的泉水还含尘埃,用密叶遮挡。
水已煮沸如蟹眼,你为何来得这么晚呢?
我们呼唤共享一杯,仿佛到了仙境。
烦恼得以洗涤,双目明亮。
闲居无他乐,唯有品茶为佳。
金张豪门显赫,酒肉之宴奢华。
我对此冷淡不饮,宁愿赏赐音乐。
一次清醒需五斗米,脸庞如火烧云。
甘蔗浆清甜润肺,金碗漱口提神。
旁观我们的嗜好,常常笑着感叹。
人生乐趣各异,无需互相炫耀。
吟诗后肚子饿叫,庭院中乌鸦嘈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真茶的喜爱以及品茶的雅致情趣。开篇“我生世味薄,所好唯真茶”表明诗人不羁于世俗之物,只钟情于纯净自然的茶叶。接着“江南隔浮云,庐岳望苦赊”写出了诗人居住的环境,是一个远离尘嚣、可以眺望庐山的江南之地,通过这种描绘渲染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在品茶的过程中,“煎烹逐风土,白水和脂麻”展示了诗人对茶艺的精通与热爱,以及对自然水质的选择。接下来的“有客自远至,开缄得新芽”表明有人专程前来品尝这新鲜出芽的好茶,共同分享这一美好时刻。
诗中“乍见真邂逅,失喜成欢哗”写出了诗人与客人的相聚时那份由衷之情,而“掬视未及饮,清香破昏邪”则是对茶香的赞叹,它能净化心灵,驱散烦恼。
后续部分描绘了京城繁华景象,但诗人并不为此所动,反而更加珍惜自己携带的小磨和简朴的生活。通过“玉尘渐委积,鹰嘴犹交加”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执着与喜悦。
“汲泉方污埃,上以密叶遮”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保护态度,而“蟹眼已鸣沸,君来何晚耶”则是一种期待客人的到来的情感表达。相呼共饮的场景,以及“如到神仙家”的赞美,都体现了诗人对于品茶时光的珍视和享受。
最后,“閒居无他乐,赖有此趣佳”表明了诗人在闲适生活中找到了一种特别的快乐,这种快乐来源于对真茶的热爱与欣赏。全诗通过对茶的描述,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粹的生活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