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
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
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
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
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
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
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
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
翻译
扁舟在震泽何时能停泊,庐山美景却让我感到陌生。春草池塘中,我梦见了惠连,上林的鸿雁似乎在呼唤子卿归来。
水的气息告诉我这里是曹溪口,清澈的目光一同欣赏古佛的僧衣。
不愿在南华寺结下尘缘,那么这一生何处才是真正的依靠?
注释
扁舟:小船。震泽:太湖的别称。
觉又非:感到不再相同。
春草:春天的青草。
惠连:古代诗人谢惠连。
子卿:汉代使臣苏武的字。
曹溪口:广东韶关的曹溪,佛教圣地南华寺所在地。
古佛衣:古僧人的僧袍。
南华:指南华寺。
香火:佛教寺庙中的香烛供奉,象征信仰。
真依:真正的依靠。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意境。"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表达了诗人对于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所持的不确定性和渴望。"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则是在描绘一幅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与自由之美好的向往。
"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两句,则是通过对水香和古佛衣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清净脱俗的心境。这里的“水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而“古佛衣”则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世的精神追求。
最后两句"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表达了诗人对于俗世纷扰的拒绝,以及对心灵归宿地的探寻。在这里,“南华”指的是道教名山之一的南华山(即衡山),而“结香火”则是一种宗教仪式,诗人通过否定这种仪式,表达了他对于传统信仰的质疑和超越。而"此生何处是真依"则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显示出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通过梦境与现实、自然美景与心灵追求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