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原乔木外,三将旧屯营
出处:《三公亭落成》
宋 · 陶弼
北原乔木外,三将旧屯营。
草没金锤迹,山应玉管声。
路随关地迥,江背瘴天轻。
异日谁相继,来书第四名。
草没金锤迹,山应玉管声。
路随关地迥,江背瘴天轻。
异日谁相继,来书第四名。
注释
北原:北方的平原。乔木:高大的树木。
三将:三位将领。
旧屯营:过去的军营。
金锤:象征权力或重要的工具。
迹:痕迹,遗迹。
玉管:古代的乐器,类似笛子。
路随:道路随着。
关地:边关地区。
迥:遥远。
江背:江水的背面,指远处。
瘴天:热带雨林地区的有毒雾气。
异日:将来的一天。
相继:接续,继承。
第四名:排名第四的人,可能指代未来的接班人。
翻译
在北方原野的边缘,古老的营地曾驻扎过三位将领。草丛掩盖了当年金锤留下的痕迹,山峦似乎回应着古代玉笛的乐音。
道路随着边关的地形延伸至远方,江水背后是轻柔的瘴气天空。
未来会有谁继承他们的事业?期待着下一封来自第四名的来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关景象,诗人陶弼在"北原乔木外"的三公亭遗址上,追忆着三位将领昔日的驻扎营地。营中的遗迹已被荒草覆盖,只有想象中金锤留下的痕迹和仿佛能应和玉管的山鸣,似乎还能唤起对往昔军威的回忆。道路随着关隘的地形延伸,显得格外遥远,而江面背后则是轻淡的瘴气天空,显示出边塞特有的风貌。
诗人思考未来,期待有谁能继承这三位将领的遗志,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功绩。他以"异日谁相继,来书第四名"收尾,暗示着对后继者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历史传承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边关历史的敬仰与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