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祖死国事,肇禋在增城全文

我祖死国事,肇禋在增城

出处:《书泉翁壁
明 · 王守仁
我祖死国事,肇禋在增城
荒祠幸新复,适来奉初蒸。
亦有兄弟好,念言思一寻。
苍苍兼葭色,宛隔环瀛深。
入门散图史,想见抱膝吟。
贤郎敬父执,僮仆意相亲。
病躯不遑宿,留诗慰慇勤。
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道通著形迹,期无负初心。

鉴赏

此诗由明代大儒王守仁所作,名为《书泉翁壁》,是其对友人泉翁的追忆与感慨。诗中不仅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首句“我祖死国事,肇禋在增城”,追忆先祖为国捐躯,其祭典在增城举行,奠定了一种崇高的家国情怀。接着“荒祠幸新复,适来奉初蒸”两句,描述诗人亲临荒祠,祭祀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亦有兄弟好,念言思一寻”流露出诗人对兄弟间深厚情感的向往与追求。“苍苍兼葭色,宛隔环瀛深”以苍茫的芦苇和深远的海洋比喻友情的广阔与深邃,形象生动。

“入门散图史,想见抱膝吟”描绘诗人踏入友人家中,看到散落的书籍与友人独自沉思的情景,体现了对友人学识与心境的赞赏。接下来“贤郎敬父执,僮仆意相亲”则展示了友人家中和谐温馨的氛围,以及对后辈教育的重视。

“病躯不遑宿,留诗慰慇勤”写诗人因身体不适未能留宿,却留下诗篇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最后,“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而“道通著形迹,期无负初心”则寄寓了对友情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心灵相通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持久,以及对先人、知识、自然、人性等多方面的感悟,体现了王守仁作为思想家与文学家的双重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