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岂谓元城在,有客先知御史还
出处:《送徐侍郎南迁》
宋 · 徐玑
已见皇家日月安,更教远去不辞艰。
若人岂谓元城在,有客先知御史还。
风急满江皆白浪,雨收何处不青山。
天心正欲扶宗社,为报慈闱得解颜。
若人岂谓元城在,有客先知御史还。
风急满江皆白浪,雨收何处不青山。
天心正欲扶宗社,为报慈闱得解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已见:已经看到。皇家:指皇帝或皇室。
日月:太阳和月亮。
安:安稳。
岂谓:怎能想到。
元城:古代地名,这里可能象征京城。
在:存在。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
还:返回。
风急:风势猛烈。
白浪:白色的波浪。
雨收:雨停。
天心:上天的心意。
宗社:国家和家族。
慈闱:对母亲的尊称。
解颜:露出笑容。
翻译
已经见到皇家的阳光和月亮安稳照耀,即使远方路途艰难也不再逃避。谁能料到元城依然存在,有访客先得知御史将要归来。
疾风吹过江面卷起滔滔白浪,雨后何处不是青翠山峦。
苍天似乎有意扶持国家社稷,为了家中的母亲能展露笑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所作的《送徐侍郎南迁》,表达了对友人徐侍郎南下任职的关切与祝愿。首句“已见皇家日月安”,以皇室的安宁为背景,暗示了朝廷的稳定。次句“更教远去不辞艰”,表达了对徐侍郎勇敢面对旅途艰辛的赞赏。
第三句“若人岂谓元城在”,元城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京城,诗人暗示徐侍郎此行虽远离,但心中仍怀有对国家和京城的忠诚。第四句“有客先知御史还”,通过“有客”暗指诗人自己,表明他预感到徐侍郎此行后会很快返回,暗示其使命必达。
第五、六句“风急满江皆白浪,雨收何处不青山”,描绘了沿途景色,江面风急浪高,雨过天晴后的青山如画,寓言仕途虽有波折,但终将见到希望和美景。
最后一句“天心正欲扶宗社,为报慈闱得解颜”,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期待徐侍郎此行能为国家带来福祉,从而让远方的家人也能因他的成就而欢颜。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鼓励,又有对国家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