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有意先呈瑞,轻薄何须更学狂
出处:《次仲实咏雪》
明 · 吴俨
六花莫认作飞霜,疋练谁家有许长。
当午渐疏知避日,迎风不下欲循墙。
太平有意先呈瑞,轻薄何须更学狂。
莫与梅花较优劣,纵多一出已输香。
当午渐疏知避日,迎风不下欲循墙。
太平有意先呈瑞,轻薄何须更学狂。
莫与梅花较优劣,纵多一出已输香。
鉴赏
这首诗《次仲实咏雪》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通过对雪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六花莫认作飞霜”,以“六花”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形态,同时巧妙地将雪花与“飞霜”进行对比,强调了雪花的独特之处。接着,“疋练谁家有许长”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长长的布匹,形象地表现了雪花在空中飘落的壮观景象。
“当午渐疏知避日,迎风不下欲循墙”两句,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一步描绘了雪花的动态美。中午时分,雪花逐渐稀疏,似乎在避开烈日;而当微风吹来,雪花又仿佛不愿落地,想要沿着墙壁轻轻滑落,生动地展现了雪花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太平有意先呈瑞,轻薄何须更学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雪花的赞美之情。雪花在太平盛世中预示着吉祥,其轻盈的姿态无需模仿狂风暴雨的激烈。这里不仅赞美了雪花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最后,“莫与梅花较优劣,纵多一出已输香”一句,将雪花与梅花进行对比,指出雪花虽不及梅花的香气,但在雪中绽放的美丽同样值得欣赏。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不同自然现象的平等欣赏态度,也暗示了自然界中每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花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