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举汉三杰,尽戡周陆浑
出处:《和宣风寺壁间韵》
宋 · 胡寅
客梦到何许,南山桃李园。
未能忘蜡屐,何意谒金门。
愿举汉三杰,尽戡周陆浑。
虎皮包剑戟,农务看村村。
未能忘蜡屐,何意谒金门。
愿举汉三杰,尽戡周陆浑。
虎皮包剑戟,农务看村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客梦:游子的梦境。何许:何处,哪里。
南山:南方的山。
桃李园:桃花李花盛开的地方,象征田园或隐居之处。
未能:没有能够。
蜡屐:用蜡擦亮的木屐,古代文人雅士的象征。
金门:这里指朝廷或显赫之地。
汉三杰:指汉朝的张良、萧何、韩信三位名臣。
周陆浑:泛指动荡不安的时代或地方。
虎皮:象征勇猛和权威。
剑戟:古代兵器,代表军事力量。
农务:农业事务,指关心民间生活。
翻译
我在梦中游历到了哪里,来到了南山的桃李花丛。我并未忘记那双擦亮的木屐,却没想到会来到这金门之地。
希望能推荐汉代的三位杰出人物,平定像周陆浑那样的乱世。
身上披着虎皮包裹的剑戟,我在每个村庄都关注着农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的《和宣风寺壁间韵》,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首句“客梦到何许”表达出诗人身处他乡,心中却游离于现实与梦境之间,不知所至。接着,“南山桃李园”暗示了宁静美好的田园景象,寓含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未能忘蜡屐”暗指诗人虽然身在尘世,但仍然怀念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如同古人穿着木屐漫步田间。“何意谒金门”则表达了对仕途的无意,更倾向于与自然为伍,不求显赫地位。
“愿举汉三杰”借用汉代名臣张良、萧何、韩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效仿他们辅佐明主,实现治世理想。“尽戡周陆浑”进一步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期盼,以古代乱世英雄陆浑的历史背景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最后两句“虎皮包剑戟,农务看村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田园生活,剑戟象征着武力和权力,被虎皮包裹,暗示其虽有抱负,但仍愿意放下,专心于农耕,过上平静的乡村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现实政治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