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清标骨已仙,要将大雅继唐贤
出处:《雪夜联诗图》
元末明初 · 王翰
三子清标骨已仙,要将大雅继唐贤。
诗吟柳絮春风外,人在梅花夜月边。
光夺兰膏微有晕,气凌茶灶湿无烟。
想应一榻团栾处,绝胜山阴访戴船。
诗吟柳絮春风外,人在梅花夜月边。
光夺兰膏微有晕,气凌茶灶湿无烟。
想应一榻团栾处,绝胜山阴访戴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雪夜联诗的雅致场景,诗人以高洁之士自比,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墨客在冬夜聚首,以诗会友的情景。首句“三子清标骨已仙”开篇即以“三子”自喻,暗示其品格高洁,仿佛已超凡脱俗,引出下文对文人风骨的赞美。接着“要将大雅继唐贤”一句,表达了诗人希冀继承唐代文学之大雅,追求高远的艺术境界。
“诗吟柳絮春风外,人在梅花夜月边”两句,运用自然景象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冬夜中吟诗作对的场景,柳絮与春风、梅花与夜月,既营造了清冷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然物外的风度。
“光夺兰膏微有晕,气凌茶灶湿无烟”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氛围,兰膏的微光与茶灶的湿气,虽是寻常之物,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显得别有韵味,烘托出文人相聚时的温馨与雅致。
最后,“想应一榻团栾处,绝胜山阴访戴船”以想象中的团聚场景收尾,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文人雅集的向往与珍视,相较于古代文人访戴舟行的辛苦,此刻的聚会更加令人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雪夜联诗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既有对传统文学的传承,又蕴含着对当下生活美学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