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经燕山,凭吊古战场
出处:《燕山》
清 · 沈用济
我行经燕山,凭吊古战场。
当时锐头儿,誓死事戎行。
功业未得成,金镞遗山冈。
皂雕如车轮,飞来立人旁。
黄云蔽四野,风沙浩茫茫。
驱马行出关,悲歌慨以慷。
身著短后衣,剑佩百炼钢。
扼吭度飞狐,仰面看天狼。
生当为冠军,死当为国殇。
当时锐头儿,誓死事戎行。
功业未得成,金镞遗山冈。
皂雕如车轮,飞来立人旁。
黄云蔽四野,风沙浩茫茫。
驱马行出关,悲歌慨以慷。
身著短后衣,剑佩百炼钢。
扼吭度飞狐,仰面看天狼。
生当为冠军,死当为国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燕山时,对古代战场的凭吊与感慨。开篇“我行经燕山,凭吊古战场”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历史的场景中,燕山作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承载着无数英雄豪杰的英勇事迹。
“当时锐头儿,誓死事戎行”,诗人通过“锐头儿”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士兵们的英勇无畏,他们立下誓言,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生命,投身于战争之中。
“功业未得成,金镞遗山冈”,这里表达了对那些英勇士兵未能完成功业的遗憾,他们的鲜血洒在了山冈之上,成为了永恒的纪念。
“皂雕如车轮,飞来立人旁”,通过比喻,描绘了战场上战鹰的迅猛与威猛,它们如同车轮般快速飞翔,甚至停在士兵身旁,营造出战场上的紧张与激烈氛围。
“黄云蔽四野,风沙浩茫茫”,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战场的荒凉与残酷,黄云遮蔽了广阔的天地,狂风卷起漫天风沙,展现出战争的浩大与无情。
“驱马行出关,悲歌慨以慷”,诗人骑马离开战场,心中充满了对逝去英魂的哀悼与感慨,悲壮的歌声在空中回荡,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与怀念。
“身著短后衣,剑佩百炼钢”,通过服饰与武器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士兵的装备精良,身着短后衣,佩戴着经过百炼而成的宝剑,体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扼吭度飞狐,仰面看天狼”,这两句描绘了士兵们穿越险要的飞狐关隘,抬头仰望天空中的天狼星,象征着他们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决心与勇气。
“生当为冠军,死当为国殇”,这是对古代士兵崇高理想的赞美,无论生死,他们都愿意为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而战,即使牺牲,也是国家的荣耀。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战场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勇,以及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语言生动,情感饱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