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心如上水,恐君不察识
出处:《别离吟》
明 · 许炯
岁序促流飙,韶华逐驹隙。
别君几何时,忽忽星霜历。
忆昔初别君,殷勤诉胸臆。
愿随车马尘,忍作山头石。
自君出门后,不染红妆色。
掩泪向空房,寒蛩鸣四壁。
昨得一封书,颇道君相忆。
感此伤妾心,日日减餐食。
妾心如上水,恐君不察识。
君心如浮云,随时多变易。
安得君心似妾心,甘守空闺亦不惜。
别君几何时,忽忽星霜历。
忆昔初别君,殷勤诉胸臆。
愿随车马尘,忍作山头石。
自君出门后,不染红妆色。
掩泪向空房,寒蛩鸣四壁。
昨得一封书,颇道君相忆。
感此伤妾心,日日减餐食。
妾心如上水,恐君不察识。
君心如浮云,随时多变易。
安得君心似妾心,甘守空闺亦不惜。
鉴赏
这首《别离吟》由明代诗人许炯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主人公与爱人分别后的思念与煎熬。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波动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别离之痛。
首句“岁序促流飙,韶华逐驹隙”,以自然界的景象隐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岁月匆匆、青春易逝的感慨。接着,“别君几何时,忽忽星霜历”两句,直接点明了与爱人的分离,时间仿佛在别离的痛苦中变得漫长而难以计量。
“忆昔初别君,殷勤诉胸臆。愿随车马尘,忍作山头石。”回忆起初次分别时的不舍与誓言,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依恋和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的决心。然而,“自君出门后,不染红妆色。掩泪向空房,寒蛩鸣四壁。”则描绘了主人公在爱人离开后的孤独与哀愁,她不再打扮,独自面对空荡的房间,只有寒秋的蟋蟀声相伴。
“昨得一封书,颇道君相忆。感此伤妾心,日日减餐食。”收到爱人的书信,得知对方也在思念自己,却让她的内心更加伤痛,以至于日渐消瘦。这里通过对比爱人与自己的情感状态,进一步凸显了别离的痛苦。
最后,“妾心如上水,恐君不察识。君心如浮云,随时多变易。安得君心似妾心,甘守空闺亦不惜。”以水与云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诚与期待。她希望自己的心意能被理解,也希望对方的心能够像她一样坚定,即使在孤独的闺房中也愿意等待与守护。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别离之痛对于人心的影响,以及在爱情中坚守与期待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