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驰三里,萧萧共一餐
出处:《次韵尹少稷察院九宫坛斋宿》
宋 · 范成大
草草驰三里,萧萧共一餐。
吏方绵礼蕝,公自将诗坛。
隙月窥床近,窗风刮坐寒。
鸦鸣未忍散,端为四并难。
吏方绵礼蕝,公自将诗坛。
隙月窥床近,窗风刮坐寒。
鸦鸣未忍散,端为四并难。
注释
草草:匆忙。驰:骑马疾行。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
绵:连续不断。
礼蕝:古代的一种礼仪活动。
公:指主公或主人。
自:亲自。
窥:偷看。
床:这里指休息的地方。
刮:吹过。
坐寒:感到寒冷。
鸦鸣:乌鸦叫。
忍散:忍心离去。
端:只。
并:一起。
翻译
匆匆赶了三里的路,大家共享简餐官吏还在忙于礼仪,主公独自主持诗会
月光从缝隙中照进床前,窗风吹得人座位发冷
乌鸦的叫声不舍得驱散,全因四人相聚不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次韵尹少稷察院九宫坛斋宿》。诗中描绘了夜晚在九宫坛斋宿的情景。"草草驰三里"写出了行程的匆忙,"萧萧共一餐"则体现了简朴的饮食。"吏方绵礼蕝"暗示了繁忙的公务,而"公自将诗坛"则透露出主人公对文学的热爱和修养。
"隙月窥床近"描绘了月光透过窗户缝隙洒在床前的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窗风刮坐寒"则写出夜晚的微凉。最后两句"鸦鸣未忍散,端为四并难"以鸦鸣声未消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难以并行公务与文学创作的感慨,寓含着内心的矛盾与坚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忙碌而又不失雅趣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文学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