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灯前别酒阑,我归江国子闽关
出处:《寄临汀推官卢伯寿 其二》
宋 · 曾丰
都下灯前别酒阑,我归江国子闽关。
鲤鱼不赐书来去,蝴蝶犹将梦往还。
抵掌伊吾灰壮志,折腰彭泽汗衰颜。
十年以后来相问,收拾俸馀归买山。
鲤鱼不赐书来去,蝴蝶犹将梦往还。
抵掌伊吾灰壮志,折腰彭泽汗衰颜。
十年以后来相问,收拾俸馀归买山。
注释
都下:京城之下。阑:完毕,结束。
江国:泛指长江流域的地区。
闽关:古代福建的关隘。
鲤鱼:古代象征书信的使者。
赐书:朝廷赐予的文书或书信。
蝴蝶:常用来象征梦境和幻觉。
梦往还:在梦中往来。
伊吾:古地名,在今新疆境内。
壮志:豪情壮志。
彭泽:晋代县名,陶渊明曾在此为官。
衰颜:衰老的容颜。
十年以后:未来十年之后。
相问:互相询问近况。
俸馀:剩余的俸禄。
买山:购置山林,隐居。
翻译
在灯下分别,酒已喝完,我即将回归江国,进入闽关。没有收到朝廷的书信,就像鲤鱼不能自由传达消息,梦境中还能与你往返。
在伊吾之地,壮志如同灰烬,我在彭泽任职,汗水湿透了衰老的脸庞。
十年后若能相见,我会用剩余的俸禄买一座山,过上归隐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寄临汀推官卢伯寿(其二)》。诗中,诗人描绘了在京城与友人告别的情景,灯红酒绿之后,心中涌起对故乡闽关的思念。他以鲤鱼传信的典故表达对卢伯寿的期待,希望书信能如同鲤鱼跃龙门般带来消息。诗人感慨自己壮志未酬,时光荏苒,身体已显老态,表达了对仕途的疲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他想象十年后重逢时,希望能辞官归隐,用剩余的俸禄购置山林,过上自在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流露出诗人对人生阶段转换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