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崇朝,反及祸
出处:《臣如龙》
清 · 洪亮吉
天子勿走马,大将军嗔。
大将军,劝陛下酒敢勿闻。
黄门郎,来前且受意,痴人势亦小差。
未欲进食先挥刀,龙耶虎耶亡崇朝。
亡崇朝,反及祸。
臣如龙,北面坐。
臣如虎,尚是可。
臣如鼠,已杀我。
大将军,劝陛下酒敢勿闻。
黄门郎,来前且受意,痴人势亦小差。
未欲进食先挥刀,龙耶虎耶亡崇朝。
亡崇朝,反及祸。
臣如龙,北面坐。
臣如虎,尚是可。
臣如鼠,已杀我。
鉴赏
这首诗《臣如龙》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臣子在君主面前的微妙处境和复杂心理。
“天子勿走马,大将军嗔。”开篇以“勿走马”暗示君王应稳重行事,避免轻率决策,而“大将军嗔”则预示着权力斗争的暗流涌动。
“大将军,劝陛下酒敢勿闻。”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大将军看似在奉承君王,实则暗藏锋芒,其言辞中透露出对君权的觊觎与挑战。
“黄门郎,来前且受意,痴人势亦小差。”黄门郎作为君王身边的近侍,虽地位不高,却能洞察局势,此处借其之口,表达了对君王身边人的智慧和识时务的赞赏。
“未欲进食先挥刀,龙耶虎耶亡崇朝。”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君王在权力斗争中的决断力,无论是像龙般威猛,还是像虎般勇猛,都可能在一日之内改变局势,甚至带来灾难。
“亡崇朝,反及祸。”强调了权力斗争的瞬息万变,以及其带来的潜在风险。
“臣如龙,北面坐。臣如虎,尚是可。臣如鼠,已杀我。”这三句通过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臣子在君主面前的不同境遇:如果臣子像龙或虎一样受到重用,还能保持一定的地位;但如果像鼠一样被忽视或排挤,就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全诗以此告诫臣子们要审时度势,谨慎行事,以免招致不测之祸。
整体而言,《臣如龙》以深邃的洞察力,揭示了古代政治场中君臣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个人命运在权力斗争中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