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富贵履危机,未许春秋功覆过
出处:《濑水行》
清 · 马之瑛
诏书重起东山卧,门下何人吊复贺。
果然富贵履危机,未许春秋功覆过。
侍直才回身忽收,谤言日至因杼投。
试看械系同齐虏,漫道声名动右侯。
当诛臣罪何辞死,巢破惟愁卵亦毁。
鹤唳华亭忆故乡,犬牵上蔡悲公子。
上前阴中亦何为,天道神明自有知。
枉将削地诛晁错,正为求田杀魏其。
请室呼冤犹肮脏,上书谁敢求归葬。
愿将尸谏悟君王,桐棺三寸城南圹。
果然富贵履危机,未许春秋功覆过。
侍直才回身忽收,谤言日至因杼投。
试看械系同齐虏,漫道声名动右侯。
当诛臣罪何辞死,巢破惟愁卵亦毁。
鹤唳华亭忆故乡,犬牵上蔡悲公子。
上前阴中亦何为,天道神明自有知。
枉将削地诛晁错,正为求田杀魏其。
请室呼冤犹肮脏,上书谁敢求归葬。
愿将尸谏悟君王,桐棺三寸城南圹。
鉴赏
这首诗名为《濑水行》,作者是清代诗人马之瑛。诗中通过叙述一个人物的经历,表达了对权势更迭、仕途浮沉的感慨,以及对忠贞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诏书重起东山卧”,以东山再起的典故,描绘了主人公被朝廷重新启用的情景,暗示他之前可能有过隐退或失意的经历。接着,“门下何人吊复贺”一句,对比了人们对此事的不同反应,有人哀伤,有人庆贺,反映出世态炎凉。
“果然富贵履危机,未许春秋功覆过”两句,揭示出权力之路充满风险,即使曾经功勋卓著,也可能因为一时疏忽而面临危机。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主人公遭遇诽谤和困境,甚至被囚禁的境遇,形象生动。
“试看械系同齐虏,漫道声名动右侯”运用比喻,将主人公比作被囚禁的齐国俘虏,暗示他的名誉虽高,却无法抵挡现实的残酷。最后四句,诗人借历史典故表达对公正的渴望,批评了滥杀无辜的行为,并以“愿将尸谏悟君王”表达主人公的忠诚和决心,直至最后一句“桐棺三寸城南圹”,以简朴的葬礼结尾,寄托了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深深同情。
整体来看,《濑水行》是一首寓言诗,通过人物的际遇,揭示了官场的复杂与人生的无常,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批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