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介庵老,视我犹子弟
出处:《赠路芾德章》
宋 · 赵蕃
忆昔介庵老,视我犹子弟。
于今于越州,必洒西州涕。
重忆郎中公,契与外氏通。
慨我未知学,一见宁发蒙。
公于介庵老,笔砚相亲友。
而于郎中公,学问躬授受。
与我非素交,有儿仍甚愚。
辱公收教之,举俗有是夫。
辱书示深眷,未报无加谴。
平日但闻风,今朝真识面。
于今于越州,必洒西州涕。
重忆郎中公,契与外氏通。
慨我未知学,一见宁发蒙。
公于介庵老,笔砚相亲友。
而于郎中公,学问躬授受。
与我非素交,有儿仍甚愚。
辱公收教之,举俗有是夫。
辱书示深眷,未报无加谴。
平日但闻风,今朝真识面。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介庵老:指代一位尊敬的长者。犹子弟:如同对待子弟般亲切。
洒西州涕:因离别而落泪。
郎中公:另一位尊贵的人物。
发蒙:启蒙,开启智慧。
笔砚相亲友:亲密如笔墨相交的朋友。
躬授受:亲自教授。
素交:旧有的交情。
辱:谦辞,表示受到恩惠。
加谴:增加责备。
平日但闻风:平时只听说您的名声。
真识面:真正面对面相见。
翻译
回忆起那位介庵老人,待我如同子弟一般。如今在越州,必定会为西州的离别而流泪。
再次想起郎中公,与我家族关系亲密。
感叹我那时还没开始学习,您的教导使我开窍。
您与介庵老人一样,像朋友般亲近笔墨。
而对于郎中公,您亲自传授学问。
我们并非旧相识,但我孩子愚钝,承蒙您的教诲。
您的关怀让我深感羞愧,未能报答却无怨言。
平时只听说您的大名,今日才真正见到您。
日常只听闻您的事迹,今日相见才知您风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赠给路芾的一首表达感激之情的作品。诗人回忆起路芾的前辈介庵老,对他如同师长般关怀,而路芾本人在越州时也流露出对介庵老的深深怀念,并提到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路芾对待诗人如同启蒙者,不仅在学业上亲自指导,尽管他们并非旧识,路芾却无私地接纳并教导他这个愚钝之人。
诗人对路芾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路芾寄来的书信表达了深深的感激和未能即时回报的歉意。他强调自己平时只是耳闻路芾的美德,今日相见才真正领略到其人格魅力。整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师徒之间深厚的情谊和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