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容默独危言,吴市逃名耻自全
出处:《谒子真祠 其一》
宋 · 王遂
汉朝容默独危言,吴市逃名耻自全。
千古无人知此意,浪将姓字作梅仙。
千古无人知此意,浪将姓字作梅仙。
注释
容默:形容人沉默寡言,敢于直言。危言:大胆或不寻常的言论。
吴市:古代地名,这里指隐居之地。
逃名:逃避名声,不愿出名。
耻自全:以保全自己为耻。
千古:自古以来,时间长久。
无人知:没有人理解。
此意:这种心意或观点。
浪:随意,无谓地。
姓字:姓名,此处代指个人声名。
梅仙:传说中的梅花仙人,常用来形容隐士。
翻译
汉代的容默独自发表激进言论在吴市隐居以逃避名声,耻于保全自身
鉴赏
这首诗是王遂的《谒子真祠(其一)》,创作于宋朝。从鉴赏角度看,诗人通过“汉朝容默独危言”和“吴市逃名耻自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处境的深刻理解与同情,特别是对于那些在逆境中仍坚守本心、不屈于世俗评价的人物。诗中的“千古无人知此意”,则显示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悲壮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怀——即便是伟大的事业或高洁的情操,往往在历史的长河中难以为人所理解。
至于“浪将姓字作梅仙”,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自嘲。诗人以“梅”自比,或许是因为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孤傲,而“仙”则可能指的是超脱尘世,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这两者结合起来,便是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一种隐喻——在世俗的评价面前,他选择了超然物外,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生命的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的深邃情感和独到的历史洞察,通过对古人的共鸣和自我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限制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