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会当几,欢酌每盈衷
出处:《望孤石诗》
南北朝 · 鲍照
江南多暖谷,杂树茂寒峰。
朱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
蚌节流绮藻,辉石乱烟虹。
泄云去无极,驰波往不穷。
啸歌清漏毕,徘徊朝景终。
浮生会当几,欢酌每盈衷。
朱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
蚌节流绮藻,辉石乱烟虹。
泄云去无极,驰波往不穷。
啸歌清漏毕,徘徊朝景终。
浮生会当几,欢酌每盈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暖谷:温暖的山谷。
杂树:各种各样的树木。
寒峰:寒冷的山峰。
朱华:红色的花朵。
白雪:白色的雪。
阳条:朝阳照耀下的树枝。
熙:光明、和煦,这里指欣欣向荣的样子。
朔风:北风。
蚌节:河蚌的壳,此处可能比喻为珍珠或壳内光泽。
绮藻:美丽的水草或比喻华丽的文辞。
辉石:可能指发光的石头或宝石。
烟虹:像烟雾又像彩虹一样绚丽。
泄云:飘散的云。
无极:没有边际,无限。
驰波:快速流动的波浪。
往不穷:前往而没有尽头。
啸歌:高声歌唱或长啸。
清漏:古代计时工具,清脆的滴漏声,这里指时间的流逝。
毕:结束。
朝景:早晨的景色,日光。
浮生:漂泊不定的人生,短暂的人生。
会当几:能有多少次相聚的机会。
欢酌:欢乐地饮酒。
盈衷:充满心中,指心情愉悦。
翻译
江南地区温暖山谷多,各种树木茂密覆盖着寒冷的山峰。红花拥抱着白雪,朝阳照耀的枝条在北风中欣欣向荣。
河蚌的壳中流露出美丽的水草图案,闪耀的石头如同彩虹般绚烂。
飘散的云朵无边无际地远去,奔腾的波浪无穷无尽地向前。
在清脆的滴漏声结束后高歌长啸,徘徊直到早晨的阳光消失。
人生相会能有几次,每次欢聚都应尽情畅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江南多暖谷,杂树茂寒峰”两句,即刻画出了一片温暖而又郁郁葱葱的山谷和林木蓬勃的山峰,给人以生动鲜明的视觉冲击。
接着,“朱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两句,以花开得如火一样热烈(朱华),又白雪纷飞的景象,将江南春天的温暖与寒冷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
诗人随后笔触转向水景,“蚌节流绮藻,辉石乱烟虹”两句中,蚌壳中的珍珠、河中的水草及闪耀的岩石与缭绕的云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生动活泼的水乡画卷。
“泄云去无极,驰波往不穷”两句,则描写了云海般奔腾而过的江水,无边际的壮观与永无止境的流淌感,使人仿佛听到了江水的涛声。
诗中后半部分,“啸歌清漏毕,徘徊朝景终”两句,是诗人在大自然中放歌,享受着晨光中的美好时光,直至清晨结束。这里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珍惜光阴的深刻感悟。
最后,“浮生会当几,欢酌每盈衷”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如梦的无常,以及在有限的生命中要尽情享受美好时光的心境。这里的“浮生”指的是人生的短暂与虚幻,而“欢酌每盈衷”则是对待人接物、珍惜每一刻美好的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与短暂并存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