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亦且行,舣舟于海岸
出处:《再送梁子嘉先生三首》
清 · 洪繻
十载寓台湾,四载经危乱。
寇氛及台南,行客中肠断。
故旧与新知,存者不及半。
先生亦且行,舣舟于海岸。
海有函谷关,鸣鸡度待旦。
回首望东洋,洋轮来汗漫。
寇氛及台南,行客中肠断。
故旧与新知,存者不及半。
先生亦且行,舣舟于海岸。
海有函谷关,鸣鸡度待旦。
回首望东洋,洋轮来汗漫。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洪繻所作的《再送梁子嘉先生三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友人梁子嘉先生离别时的深情和感慨。
首句“十载寓台湾,四载经危乱”,诗人回顾了自己在台湾居住长达十年,其中四年经历了动荡不安的岁月。这两句既点明了背景,也暗示了离别前的复杂心境。
接着,“寇氛及台南,行客中肠断”描绘了台湾南部台南地区遭受敌寇侵扰的情景,以及诗人对于友人即将踏上旅途的深切忧虑和不舍之情。
“故旧与新知,存者不及半”则反映了长时间的动荡导致的人际关系的变迁,旧日的亲朋好友中,能够留存下来的不足一半,这不仅是对社会动荡的感叹,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先生亦且行,舣舟于海岸”写出了梁子嘉先生即将启程,诗人亲自将船停靠在海岸边,目送友人远行,表达出深深的依恋和祝福。
“海有函谷关,鸣鸡度待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大海比作有如函谷关一般的险要之地,而“鸣鸡度待旦”则象征着友人如同鸡鸣报晓一般,勇敢地面对新的开始,期待着未来的光明。
最后,“回首望东洋,洋轮来汗漫”表达了诗人站在海岸上,回望东方,想象着洋轮载着友人远航,前往未知的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绪,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