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险为啼哭,路艰成阻脩
出处:《大同路石佛谷过啼哭岭》
元末明初 · 蓝仁
云京石寺游,西北上丰州。
山险为啼哭,路艰成阻脩。
闻名心已碎,未见泪先流。
万里江南客,那堪过岭头。
山险为啼哭,路艰成阻脩。
闻名心已碎,未见泪先流。
万里江南客,那堪过岭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蓝仁在元末明初时期游历大同路石佛谷时,经过名为"啼哭岭"的险峻之地的情景。首句"云京石寺游"点出诗人从京城出发,石寺可能是旅程的起点,也暗示着接下来的行程将充满未知与挑战。
"西北上丰州"进一步揭示了方向和目的地,道路艰难,"山险为啼哭,路艰成阻脩"形象地刻画了山路崎岖,行人心情沉重,仿佛听到山峦间的悲泣之声,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深切感受。
"闻名心已碎,未见泪先流"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啼哭岭之名的深深震撼,还未亲眼见到,心中已满是哀伤,泪水似乎已在眼眶中打转。
最后两句"万里江南客,那堪过岭头",诗人以自身的身份——远离家乡的江南人,表达了对跨越这道艰难岭头的无奈和愁苦,万里之遥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强烈的感情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旅途困苦的深刻体验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