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瘦书不成,成字读亦误
出处:《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唐 · 杜甫
丹雀衔书来,暮栖何乡树。
骅骝事天子,辛苦在道路。
司直非冗官,荒山甚无趣。
借问泛舟人,胡为入云雾。
与子姻娅间,即亲亦有故。
万里长江边,邂逅一相遇。
长卿消渴再,公干沈绵屡。
清谈慰老夫,开卷得佳句。
时见文章士,欣然澹情素。
伏枕闻别离,畴能忍漂寓。
良会苦短促,溪行水奔注。
熊罴咆空林,游子慎驰骛。
西谒巴中侯,艰险如跬步。
主人不世才,先帝常特顾。
拔为天军佐,崇大王法度。
淮海生清风,南翁尚思慕。
公宫造广厦,木石乃无数。
初闻伐松柏,犹卧天一柱。
我瘦书不成,成字读亦误。
为我问故人,劳心练征戍。
骅骝事天子,辛苦在道路。
司直非冗官,荒山甚无趣。
借问泛舟人,胡为入云雾。
与子姻娅间,即亲亦有故。
万里长江边,邂逅一相遇。
长卿消渴再,公干沈绵屡。
清谈慰老夫,开卷得佳句。
时见文章士,欣然澹情素。
伏枕闻别离,畴能忍漂寓。
良会苦短促,溪行水奔注。
熊罴咆空林,游子慎驰骛。
西谒巴中侯,艰险如跬步。
主人不世才,先帝常特顾。
拔为天军佐,崇大王法度。
淮海生清风,南翁尚思慕。
公宫造广厦,木石乃无数。
初闻伐松柏,犹卧天一柱。
我瘦书不成,成字读亦误。
为我问故人,劳心练征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丹雀:传信的鸟。书:书信。
骅骝:骏马。
天子:皇帝。
司直:古代官职。
冗官:闲散官员。
荒山:无人烟的山。
无趣:无聊。
泛舟人:划船者。
云雾:迷茫的雾气。
姻娅:亲戚关系。
故:旧友。
万里长江边:长江沿岸。
邂逅:偶然相遇。
长卿:司马相如。
消渴:疾病名。
公干:公务。
清谈:清淡的谈话。
老夫:老人。
文章士:文人。
欣然:愉快的样子。
澹情素:淡泊的情怀。
伏枕:枕着枕头。
别离:离别。
漂寓:漂泊寄居。
良会:美好相聚。
溪行:溪边行走。
水奔注:水流湍急。
熊罴:猛兽。
慎驰骛:谨慎疾驰。
巴中侯:地方官员。
艰险:艰难险阻。
不世才:非凡才能。
特顾:特别照顾。
天军佐:天子的军事助手。
王法度:国家法律。
淮海:地区名。
清风:清爽的风。
公宫:公家宫殿。
广厦:大屋。
伐松柏:砍伐松树。
天一柱:支撑天地的柱子。
书不成:无法写字。
误:错误。
故人:老朋友。
劳心:操心。
征戍:征战守卫。
翻译
丹雀带来书信,傍晚栖息哪棵树。骏马侍奉天子,路途辛劳无尽时。
司直并非闲职,荒山生活乏味。
请问划船的人,为何深入云雾中。
你我亲缘相连,亲人也有旧情。
在万里长江边,偶然相逢共聚首。
像长卿般病弱,公干也多困顿。
清谈安慰老夫,翻开书卷获佳句。
常遇文人雅士,心情淡泊而素朴。
伏枕听闻离别,谁能忍受漂泊苦。
美好的聚会短暂,溪流奔腾不停歇。
熊罴咆哮空林,游子须谨慎前行。
西去拜见巴中侯,艰难险阻如一步。
主人非等闲之辈,曾受先帝格外眷顾。
被提拔为天军辅佐,尊崇法治显威严。
淮海之地清风起,南翁仍怀念不已。
公宫建造宏厦,木材石料堆积无数。
初闻砍伐松柏,我还以为是天柱倒。
我病瘦无法书写,连读字句也出错。
替我问候故人,他们劳心征战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高司直离别时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关切与祝愿。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丹雀衔书来”、“万里长江边”等,展现了送别的场景和情感。
诗中的“司直非冗官,荒山甚无趣。”表达了高司直出任封阆州(今陕西汉中)的艰苦和孤独,以及对朋友不寻常官职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借问泛舟人,胡为入云雾。”则透露出诗人对高司直未来旅途中的困难与挑战的关心。
在“万里长江边,邂逅一相遇。”中,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不易得见的感慨。通过“长卿消渴再,公干沈绵屡。”则展现了对高司直才华横溢、文章如泉的赞美。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情感和超群的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