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应便享千钟养,不谓今犹四壁空
出处:《和朱世同韵 其三》
宋 · 吴芾
道义谁人似乃翁,有儿如子岂忧穷。
自应便享千钟养,不谓今犹四壁空。
好遣江山归笔下,莫将荆棘置胸中。
诗书傥不辞勤苦,衣绣何难继祖风。
自应便享千钟养,不谓今犹四壁空。
好遣江山归笔下,莫将荆棘置胸中。
诗书傥不辞勤苦,衣绣何难继祖风。
注释
乃翁:你的父亲。忧穷:担忧贫穷。
千钟养:丰厚的俸禄。
四壁空:家中一无所有。
江山:江山美景。
荆棘:内心的困扰或困难。
诗书:读书和写诗。
衣绣:穿华丽的衣服,象征显赫地位。
祖风:祖辈的传统或风格。
翻译
谁人能比得上你的道德风范,有儿子像你这样的,贫穷又何妨。本该享受丰厚的俸禄来养育自己,却没想到如今家中一贫如洗。
希望你能把江山美景化为笔下的诗篇,不要让心中的困扰成为荆棘。
如果能勤奋读书,诗书传家并非难事,延续祖辈的文采风流就不是问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之人的形象,开篇即以“道义谁人似乃翁”表达对其品德的赞赏。接着,“有儿如子岂忧穷”则指出这样的人物,其后代如同英才,不必担心家道中落。下文“自应便享千钟养,不谓今犹四壁空”表现了诗人对其理想生活状态的期待,希望能享受丰厚的物质基础,但现实却是依旧清贫。
在“好遣江山归笔下,莫将荆棘置胸中”这两句中,诗人劝诫读者应当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对美好景致的向往,而不应让烦恼和忧愁占据心灵。最后,“诗书傥不辞勤苦,衣绣何难继祖风”则鼓励后人即使面临诗书学习的艰辛也不应退缩,而且继承家族文化遗产也并非难事。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于个人品德、家庭繁荣、文学修养以及传统文化继承等方面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