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两岸柳摇新涨绿,隔湖云压暮山苍全文

两岸柳摇新涨绿,隔湖云压暮山苍

出处:《湖亭晚兴
明 · 谢迁
梅风吹雨昼生凉,雨后登临野兴长。
两岸柳摇新涨绿,隔湖云压暮山苍
松关杳霭归禅衲,荻港依稀出钓航。
散步却嫌双屐短,且从孺子和沧浪。

鉴赏

这首《湖亭晚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畔黄昏图景。诗人谢迁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情趣。

首句“梅风吹雨昼生凉”,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天气特点,梅雨季节特有的湿润与清凉,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接着,“雨后登临野兴长”一句,不仅写出了雨后的清新空气激发了诗人的游兴,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

“两岸柳摇新涨绿,隔湖云压暮山苍”两句,通过视觉对比,展现了湖面与山峦的不同景象。柳树在雨后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湖水因雨水而泛起新绿,而远处的山峦则被厚重的云层所覆盖,呈现出苍茫的暮色。这种色彩的对比,既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

“松关杳霭归禅衲,荻港依稀出钓航”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禅意与渔隐主题。松林间似乎有僧侣归来的身影,与远处隐约可见的渔船形成呼应,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散步却嫌双屐短,且从孺子和沧浪”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行装的不满,以及想要更深入地融入自然、体验生活的愿望。通过与“孺子”(儿童)一起和唱《沧浪歌》,诗人似乎找到了与自然更为亲近的方式,体现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湖亭晚兴》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相交融的艺术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生活哲理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