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摇成涌,梅飞去若仙
出处:《常山道中二首 其一》
宋 · 赵蕃
发轫茅檐雨,营炊野店烟。
春晴不难解,客恨自多牵。
麦浪摇成涌,梅飞去若仙。
画中端有句,诗里亦安禅。
春晴不难解,客恨自多牵。
麦浪摇成涌,梅飞去若仙。
画中端有句,诗里亦安禅。
注释
发轫:出发。茅檐:茅草屋顶。
雨:雨水。
营炊:做饭。
野店:野外的小旅馆。
烟:炊烟。
春晴:春天的晴天。
解:消除。
客恨:旅人的愁苦。
牵:牵动,影响。
麦浪:麦田的波浪。
涌:翻滚。
梅飞:梅花飘落。
若仙:如仙女般。
画中:画中。
句:深意或妙句。
诗里:诗歌中。
安禅:静心,禅定。
翻译
在雨中的茅屋开始出发,野外小店升起炊烟弥漫。春光明媚天气晴朗容易消解,但旅人的愁绪却难以摆脱。
麦田的波浪像海浪般翻滚,梅花飘落仿佛仙女飞舞。
画中似乎隐藏着深意,诗歌中也蕴含着宁静的禅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蕃在常山道中的旅行情景。首句"发轫茅檐雨"写出行时的情景,从简陋的茅屋出发,外面正下着雨,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朴素的氛围。"营炊野店烟"则转至野外小店,炊烟袅袅,显示出旅途中的简朴生活和休息的温馨。
"春晴不难解"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晴朗的期待,暗示着阴雨过后会有好天气,心情也随之开朗。然而,"客恨自多牵"又揭示出旅人的羁旅之愁,即使天气好转,也无法完全消除心中的离愁别绪。
"麦浪摇成涌"以生动的比喻描绘麦田随风起伏的景象,犹如波涛汹涌,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梅飞去若仙"则通过梅花飘落的形象,寓言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如梦的感慨,如同仙子般飘忽不定。
最后两句"画中端有句,诗里亦安禅",诗人将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认为这画面如画,值得入诗,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试图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宁静,达到了一种禅意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在自然与诗情中寻求慰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