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未高兮水不深,此情此意薄千金
出处:《倚声制曲三首 其三》
宋 · 张耒
山未高兮水不深,此情此意薄千金。
今朝酒伴双垂泪,明夜灯前独拥衾。
玉箸异时空见迹,麈犀千里亦通心。
桃源路绝无人到,应许刘郎再访寻。
今朝酒伴双垂泪,明夜灯前独拥衾。
玉箸异时空见迹,麈犀千里亦通心。
桃源路绝无人到,应许刘郎再访寻。
注释
山:形容山势平缓。水:形容水面平静。
此情此意:指深厚的情感。
薄千金:超过千金的珍贵。
今朝:今天。
酒伴:饮酒的朋友。
垂泪:流泪。
明夜:明天夜晚。
独拥衾:独自拥被而眠。
玉箸:玉制筷子,象征珍贵。
异时:不同的时间。
空见迹:只能在记忆中相见。
麈犀:古人用以驱虫的犀角,这里比喻心灵相通。
千里:遥远的距离。
桃源路绝:桃花源的道路消失或难以找到。
无人到:没有人能到达。
应许:或许允许。
刘郎:借指渴望重访的人。
翻译
山不高水不深,情感深厚胜过千金。今日饮酒相伴,两人泪流满面;明日独对孤灯,抱被独自悲凉。
玉筷子虽隔时空,心意相通无阻隔。
桃花源隐秘难寻,或许刘郎还能重访寻找。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诗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联想,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山未高兮水不深”用自然景观比喻感情的深浅,而“此情此意薄千金”则直接表达出这份情感远胜于黄金。
接下来的两句“今朝酒伴双垂泪,明夜灯前独拥衾”,通过对现实生活片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朋友离去后的孤独与哀愁。其中,“双垂泪”和“独拥衾”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悲伤情怀。
第三句"玉箸异时空见迹"中的“玉箸”可能指代古代的书信,或者是其他能够传递信息的物品。“麈犀千里亦通心”则表明即便是相隔万里,也能心心相印。
末了的两句,“桃源路绝无人到,应许刘郎再访寻”,以桃源之美景作为背景,借用刘郎这个典故,诗人表达出对友人的承诺和期待,希望能够重逢。
总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很有表现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