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鵩似鸮,而此与鸮似
出处:《车载板二首 其二》
宋 · 王安石
鸟有车载板,朝暮尝一至。
世传鵩似鸮,而此与鸮似。
唯能预人死,以此有名字。
疑即贾长沙,当时所遭值。
洛阳多少年,扰扰经世意。
粗闻方外语,便释形骸累。
吾衰久捐书,放浪无复事。
尚自不见我,安知汝为异。
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
胡为太多知,不默而见忌。
楚人既憎汝,弹射将汝利。
且长随我游,吾不汝羹胾。
世传鵩似鸮,而此与鸮似。
唯能预人死,以此有名字。
疑即贾长沙,当时所遭值。
洛阳多少年,扰扰经世意。
粗闻方外语,便释形骸累。
吾衰久捐书,放浪无复事。
尚自不见我,安知汝为异。
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
胡为太多知,不默而见忌。
楚人既憎汝,弹射将汝利。
且长随我游,吾不汝羹胾。
注释
鸟有车载板:比喻鸟儿频繁出现。朝暮:早晚。
鵩似鸮:鵩类似猫头鹰。
似:相似。
预人死:预知人的死亡。
以此:因此。
贾长沙:指贾谊。
遭值:遭遇。
洛阳多少年:洛阳过去的岁月。
扰扰:纷扰。
粗闻:大致听到。
形骸累:身体的疲惫。
捐书:放弃读书。
放浪:放任自我。
不见我:不认识我。
汝为异:你特别。
毛羽:羽毛。
清丽:清脆悦耳。
多知:知识渊博。
见忌:受忌惮。
憎汝:厌恶你。
弹射:用弹弓射击。
游:游历。
羹胾:烹煮食物。
翻译
鸟儿有车载板,早晚总来一次。世人传说鵩像猫头鹰,而这只鸟也相似。
它能预知人的死亡,因此得名。
或许就是贾谊遇到的那只,他在那时遭遇的。
洛阳已过去多年,世间纷扰不断。
略闻异国语言,就放下身体的疲惫。
我已久未读书,放任自我,无所事事。
它们尚且不认识我,又怎能理解你的特别。
可怜你美丽的羽毛,声音也清脆悦耳。
为何你知识渊博,却因多言而受忌惮。
楚人既厌恶你,以弹射取乐,视你为利。
暂且长久随我游历,我不会伤害你。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车载板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车载板”即鹊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的感慨和自我命运的思考。
开篇便以生动的画面描绘出鹊的形象,“鸟有车载板,朝暮尝一至。”这里的“车载板”是古代对鹊的一种称呼,因为它喜欢栖息在高处,如同坐着小车。接着诗人提到鹊的特性,“世传鵩似鸮,而此与鸮似。”鹊有预知人的死亡,故而人们给予其名字,这表明了鹊在古代民间信仰中的特殊地位。
“疑即贾长沙,当时所遭值。”这里诗人提到的是传说中能够预知死神的贾谊,而“当时所遭值”则是指贾谊曾经被关进监狱,后来成为著名故事。这两句暗示了鹊与不祥、死亡有关的主题。
接下来的几句,“洛阳多少年,扰扰经世意。粗闻方外语,便释形骸累。”诗人表达了对洛阳城中年轻一代的关注,他们对于远方的消息都非常敏感,一旦听到便会放下身上的重担。这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心中充满恐惧。
“吾衰久捐书,放浪无复事。”诗人自述自己年迈,长期以来将自己的书籍抛弃,生活变得毫无牵挂。这里“放浪”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最后几句,“尚自不见我,安知汝为异。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诗人感慨鹊并未识破自己的真实面貌,却被人们视作异物,这种偏见让诗人感到悲哀。同时他对鹊的外表和声音表示出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写鹊,抒发了诗人对于世态、命运以及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