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锦地绣天春不散,任教檐雨捲泥沙全文

锦地绣天春不散,任教檐雨捲泥沙

宋 · 范成大
再钻巴火尚浮家,去国年多客路赊。
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
香鬟半醉斜枝重,病眼全昏瘴雾遮。
锦地绣天春不散,任教檐雨捲泥沙

拼音版原文

zàizuànhuǒshàngjiāguóniánduōshē

qīngyān穿chuānliǔqiějiāngyínzhúzhàojīnghuā

xiānghuánbànzuìxiézhīzhòngbìngyǎnquánhūnzhàngzhē

jǐnxiùtiānchūnsànrènjiàoyánjuànshā

注释

那得:怎能。
御柳:宫中的柳树,代指皇宫。
京花:京城的花朵,可能指牡丹等名贵花卉。
香鬟:香气袭人的女子。
病眼:患病的眼睛。
瘴雾:南方湿热地区的有毒雾气。
锦地绣天:形容景色如锦绣般美丽。
檐雨:屋檐上的雨。
捲:卷起。

翻译

在巴地深处仍有烟火人家,离国已久,旅途遥远。
哪有青烟能穿越宫中的柳树,暂且用银烛照亮京城的花朵。
酒醉的女子倚着歪斜的树枝,病眼中看不清瘴气缭绕的世界。
春天的美景如锦绣天地永不消散,任凭屋檐上的雨水卷起泥土沙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清明节试新火时所作,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场景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再钻巴火尚浮家”写出了诗人身处异乡,点燃新火以示对家乡的怀念,"巴火"可能指四川一带的传统风俗。次句“去国年多客路赊”表达了诗人离家多年,旅途遥远的艰辛。

第三句“那得青烟穿御柳”想象新火的青烟穿过皇宫的柳树,寓含着诗人对皇城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忠诚。第四句“且将银烛照京花”则转向现实,用明亮的蜡烛照亮京城的花朵,展现出节日的繁华景象。

第五、六句“香鬟半醉斜枝重,病眼全昏瘴雾遮”通过描绘女子醉态和诗人因病目眩的状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忧郁。最后一句“锦地绣天春不散,任教檐雨捲泥沙”以夸张的手法赞美春天的美好,即使风雨如晦,也无法驱散满城的春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明试新火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家乡的思念,又有对生活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