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慎勿入江海,汹涌生波澜全文

慎勿入江海,汹涌生波澜

出处:《山中何所有
宋末元初 · 于石
山中何所有,古松与清泉。
一泓涵素月,千尺摇苍烟。
我生乏世用,乐此山林闲。
临流或倚树,物我两悠然。
慎勿作梁栋,斧斤斲其天。
慎勿入江海,汹涌生波澜
流荡易忘返,正直难自全。
我欲叩其理,水去松无言。

拼音版原文

shānzhōngsuǒyǒusōngqīngquán

hónghányuèqiānchǐyáocāngyān

shēngshìyòngshānlínxián

línliúhuòshùliǎngyōurán

shènzuòliángdòngjīnzhuótiān

shènjiānghǎixiōngyǒngshēnglán

liúdàngwàngfǎnzhèngzhínánquán

kòushuǐsōngyán

注释

山中:指山林。
何所有:有什么。
古松:古老的松树。
清泉:清澈的泉水。
涵:包含。
素月:皎洁的月亮。
千尺:极高。
摇:摇曳。
苍烟:苍茫的烟雾。
生:产生。
乏:缺乏。
世用:世间事务。
乐此:乐于如此。
山林闲:山林中的闲适生活。
临流:面对流水。
倚树:倚靠着树。
物我两:人与自然。
悠然:悠闲自在。
梁栋:建筑的栋梁。
斧斤:斧头。
斲:砍伐。
天:天然形态。
汹涌:波涛汹涌。
波澜:波浪。
流荡:动荡。
忘返:忘记归途。
正直:正直的人格。
自全:保全自身。
欲:想要。
叩:询问。
理:道理。
水去:流水逝去。
无言:沉默不语。

翻译

山中有什么?只有古松和清泉。
一池清水映照着皎洁的月亮,高大的松树在苍茫的烟雾中摇曳。
我这一生对世间事务无所作为,却乐于在这山林间享受闲适。
有时我靠在溪边或倚着大树,人与自然都如此宁静安详。
切勿将它们做成栋梁,斧头会破坏它们天然的形态。
也切勿让它们投入江海,那里波涛汹涌,难以平静。
在动荡中容易忘记归途,保持正直很难全身而退。
我想探寻其中的道理,但流水逝去,松树沉默不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生活状态和哲理思考。诗人在山中发现,除了古松与清泉外别无他物,但正是这些纯净自然之物让诗人感到满足,体验到了心灵的宁静和自由。在诗人的眼里,这些自然景象不仅美丽,还蕴含着深远的哲理。

“一泓涵素月,千尺摇苍烟”两句,用了“泓”和“尺”这两个量词来形容清泉和松树之大,通过月亮和青烟的意象,展现出山中景物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诗人自述“乐此山林闲”,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慎勿作梁栋,斧斤斲其天”这两句,用锯切木材修建屋宇来比喻人生,不要过度地干预自然,也不要贪图世间的功名利禄,以免招致灾难。诗人提醒自己和读者,要保持内心的平静,顺其自然。

接下来的“慎勿入江海,汹涌生波澜”则是告诫不要贪婪地投身于世间纷争复杂的情境中,以免被卷入其中难以自拔。诗人通过对比江海的汹涌与山林的平静,强调了保持个人本真的重要性。

“流荡易忘返,正直难自全”则是说一旦沉迷于世俗的纷争,就很容易失去初心和方向,更难以保持自己的本真。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担忧和警惕。

最后两句“我欲叩其理,水去松无言”表达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他想要探究自然界的道理,但面对不断流淌的溪水和静立的古松,却只能得到沉默的回答。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命真谛的深刻体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山中景物,抒写了诗人对于超脱红尘、归依自然,以及探求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充满意象,每一句都透露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感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