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君事业比皋夔,不羡萧曹并魏丙
出处:《贺郑丞相 其四》
宋 · 厉寺正
大学道惟一能静,国势尊安如九鼎。
致君事业比皋夔,不羡萧曹并魏丙。
致君事业比皋夔,不羡萧曹并魏丙。
注释
大学道:指儒家的治学原则或高等教育的理念。惟一能静:唯一能够达到内心平静的方法。
国势:国家的形势或势力。
尊安:尊贵而安定。
如九鼎:比喻国家的重要和稳固,如同古代象征权威的九个大鼎。
致君:辅佐君主。
事业:指政治或社会事务。
比皋夔:比拟古代贤臣皋陶和夔龙,他们都是辅佐君王的杰出人物。
不羡:不羡慕。
萧曹:萧何和曹参,西汉初年的名臣。
并魏丙:魏丙,可能指的是魏征,唐朝名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翻译
在大学之道中,只有宁静能够致远。国家的稳定如同九鼎般尊贵安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厉寺正的作品,名为《贺郑丞相(其四)》。诗中表达了对郑丞相的敬仰和赞誉,以及对国家安稳繁荣的美好祝愿。
"大学道惟一能静,国势尊安如九鼎。"
这两句诗借用《易经》中的“大学”之道,强调以静为本是治理国家、维持国势安稳的重要原则。“九鼎”在古代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和繁荣,故“国势尊安如九鼎”形容国家的尊贵与安定。
"致君事业比皋夔,不羡萧曹并魏丙。"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郑丞相治理能力的赞赏。“致君事业比皋夔”意指郑丞相的政治成就可与古代圣明之君相媲美,而“不羡萧曹并魏丙”则表示诗人认为郑丞相的功绩超越了历史上著名的良臣萧何、曹参和魏征,展现出诗人对郑丞相才能的高度认可。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圣君与良臣,以及对国家安稳的美好愿景,表达了诗人对郑丞相的极高评价和对其政治理念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