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牍飘零纪僣朝,潇江乌合尚喧嚣
出处:《永历六年永州卫屯丁保状歌》
清 · 宗稷辰
西南残局支龙虎,天香吹坠安隆所。
时在民餐竹实年,征徭难缓屯田户。
剩牍飘零纪僣朝,潇江乌合尚喧嚣。
晋王空慕沙陀节,一入滇池焰尽消。
时在民餐竹实年,征徭难缓屯田户。
剩牍飘零纪僣朝,潇江乌合尚喧嚣。
晋王空慕沙陀节,一入滇池焰尽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南地区战乱后的残破景象,以永历六年(南明永历帝年号)的永州卫屯丁生活为背景。"支龙虎"象征着局势动荡不安,如同残局中的龙争虎斗;"天香吹坠安隆所"暗示了皇权衰落,昔日繁华不再,安隆所(可能指某个宫殿或重要地点)的香烟已飘散。"民餐竹实年"揭示了百姓生活的艰难,只能以竹子为食,征徭繁重使得屯田户苦不堪言。
"剩牍飘零纪僣朝"表达了对前朝遗迹的感慨,那些记录着僭越行为的文书散落各处,显示出历史的混乱与沧桑。"潇江乌合尚喧嚣"则进一步描绘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乌合之众在潇江边喧闹不已。
最后两句,"晋王空慕沙陀节,一入滇池焰尽消",以晋王(可能指地方势力)仰慕沙陀(唐代少数民族)的英勇事迹,但当他们试图效仿进入滇池(云南地区)时,其势力如火焰般迅速消退,寓意着他们的野心和企图最终未能得逞,也暗示了明朝遗臣的无力抵抗和南明政权的衰败。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和象征,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