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浮言端,中实无所主
出处:《谤议》
宋 · 敖陶孙
四方集谤议,著面矢如雨。
前身雷将军,柴立吾甚武。
却还观我生,与世实锄铻。
西通祢衡邻,东接嵇康堵。
以兹料身后,藐未得死所。
一州纳一嘲,一邑献一侮。
并浙十五州,我作大谤府。
馀外九州者,设伏特未举。
徐思浮言端,中实无所主。
怪雪群犬吠,眩日百鸟语。
何由泽其喙,环海变春醑。
坐使声名高,一日跨尧禹。
前身雷将军,柴立吾甚武。
却还观我生,与世实锄铻。
西通祢衡邻,东接嵇康堵。
以兹料身后,藐未得死所。
一州纳一嘲,一邑献一侮。
并浙十五州,我作大谤府。
馀外九州者,设伏特未举。
徐思浮言端,中实无所主。
怪雪群犬吠,眩日百鸟语。
何由泽其喙,环海变春醑。
坐使声名高,一日跨尧禹。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谤议》,他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言论争议中的境遇。诗中,敖陶孙自比为雷将军,形象地表达出面对诽谤和指责时的坚定与刚毅。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就像一把锄头,不断与世俗的偏见和误解斗争。他的居所仿佛成为了言论的交汇点,周围有像祢衡和嵇康这样的文化名人邻居,象征着他的思想影响力。
诗人对于身后名声的预判颇为豁达,认为即使遭受广泛嘲讽侮辱,他仍然能保持清醒,不被流言蜚语左右。他自信地说,在十五州的范围内,他似乎成了一个集中批评的地方,但其他地方的攻击尚未展开。他深入思考这些无端的指责,明白它们并无实质根据,如同雪中的犬吠和日间的鸟鸣,虚幻而嘈杂。
他渴望找到平息流言的方法,如同让海水变为美酒,使自己的名声得以澄清。最后,他表达了对声誉提升的期待,认为自己有朝一日能超越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如尧和禹。整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坚韧和对自己价值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