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老之异,佞者惟酷喜,排者惟疾抵
出处:《大宁夫人二书赞》
宋 · 岳珂
释老之异,佞者惟酷喜,排者惟疾抵。
死生之大,达者晦其理,昧者尚其诡。
丧祭之正,徇古者失于泥,行今者溺于鄙。
如遗训者,亦可以守而勿坠矣。
我怀绪言,杯棬之比。
子孙传家,真迹在此。
死生之大,达者晦其理,昧者尚其诡。
丧祭之正,徇古者失于泥,行今者溺于鄙。
如遗训者,亦可以守而勿坠矣。
我怀绪言,杯棬之比。
子孙传家,真迹在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释老之异:佛教与道教的区别。佞者:谄媚者。
酷喜:极度喜好。
排者:排斥者。
疾抵:极力反对。
达者:通达的人。
晦其理:隐藏其深奥道理。
昧者:不明事理的人。
诡:虚幻的理论。
丧祭之正:丧葬祭祀的正确方式。
徇古者:拘泥于古制的人。
失于泥:陷入固执。
行今者:追求现代的人。
溺于鄙:流于粗俗。
遗训:祖先的教诲。
我怀绪言:我怀念深沉的话语。
杯棬之比:杯中的弯曲木勺,象征智慧或传统。
子孙传家:子孙继承家业。
真迹:真实的精神遗产。
翻译
佛教与道教的不同,谄媚者只喜欢极端,排斥者则极力反对。生死的重大问题,通达的人隐藏其深奥道理,不明事理的人崇尚虚幻的理论。
丧葬祭祀的正确方式,拘泥于古制的人会陷入固执,追求现代的人又流于粗俗。
像祖先的教诲,我们应该坚守而不偏离。
我怀念那些深沉的话语,就像杯中的弯曲木勺,象征着家族的真实精神和遗产就在这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所作的《大宁夫人二书赞》中的一段,主要探讨了佛教与道教(释老)在社会中的不同看法以及人们对生死、传统礼仪的不同态度。诗中提到,喜好佛教的人可能过于偏激,反对者则强烈抵制;对于生死的理解,通达之人深藏不露,不明事理者则追求诡异说法。在丧葬祭祀的规范上,过分遵循古代习俗的人会陷入固执,而过于追求现代简化的人又可能流于粗俗。诗人以遗训为喻,强调应坚守传统智慧,使之不被遗忘。
"释老之异"揭示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差异,"佞者惟酷喜,排者惟疾抵"则描绘了两种极端的态度。"死生之大"引出对生命哲理的思考,"丧祭之正"则涉及社会礼俗。"如遗训者,亦可以守而勿坠矣"表达了对保持传统价值的呼吁。最后,诗人以"子孙传家,真迹在此"收束,强调家族传承中真实教诲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凝练,体现了岳珂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