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悲歌泣鬼神,妙语无馀少全文

悲歌泣鬼神,妙语无馀少

子歌我三叹,我和子一笑。
方期俗耳合,勿与知音道。
颇闻古韶卷,不落人间调。
悲歌泣鬼神,妙语无馀少

注释

子:对方,可能指朋友。
我:诗人自己。
三叹:反复吟唱三次。
一笑:共享的微笑。
俗耳:普通人的耳朵,指大众。
知音:真正理解和欣赏的人。
古韶卷:古代的高雅音乐。
人间调:世俗的音乐风格。
悲歌:充满悲伤的歌曲。
泣鬼神:感动得让鬼神哭泣。
妙语:精妙的语言。
馀少:剩余不多,形容非常完美。

翻译

我反复吟唱这首歌曲,你我共享欢笑。
期待能被凡夫俗子理解,但不要向知音提及。
曾听说古老的韶乐,不落尘世的旋律。
悲伤的歌声感动鬼神,巧妙的话语无懈可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他以张冠卿的诗句为灵感,回应对方并表达对古风的推崇。诗中,诗人通过"子歌我三叹,我和子一笑"描绘了与友人共鸣的场景,强调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对高雅艺术的欣赏。接着,诗人提到期望与世俗之人共享美好的诗歌,但又意识到真正的知音难觅,暗示了对传统高雅文化的珍视。

"颇闻古韶卷,不落人间调"表达了对古代优秀音乐的向往,认为它们超越了尘世的平凡,具有深远的艺术魅力。"悲歌泣鬼神,妙语无馀少"则高度赞扬了诗歌的力量,认为其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甚至让鬼神为之动容,语言精妙无比。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高尚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于知音难遇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