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深松桂无尘事,地接荒郊带夕阳
出处:《新楼诗二十首 其九》
唐 · 李绅
寺深松桂无尘事,地接荒郊带夕阳。
啼鸟歇时山寂寂,野花残处月苍苍。
绛纱凝焰开金像,清梵销声闭竹房。
丘垄渐平连茂草,九原何处不心伤。
啼鸟歇时山寂寂,野花残处月苍苍。
绛纱凝焰开金像,清梵销声闭竹房。
丘垄渐平连茂草,九原何处不心伤。
翻译
寺庙深深藏在松桂之间,远离尘世,临近荒郊,沐浴着夕阳余晖。鸟儿停止啼鸣,山林变得静悄悄,野外花朵凋零的地方,月色显得格外苍茫。
红纱般的晚霞映照佛像,诵经声在静谧的竹舍中消失。
坟墓与草地相连,一片荒芜,不禁让人感叹:哪里不是令人感伤的陵寝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开篇"寺深松桂无尘事,地接荒郊带夕阳"两句,通过对寺庙深处、古松参天和远离尘世的描写,以及将夕阳与荒凉之地相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寂寥的氛围。
接着"啼鸟歇时山寂寂,野花残处月苍苍"两句,则通过对夜幕降临、鸟儿归巢和野花在月光下的凄美描写,增强了诗中静谧与孤寂的感觉。
"绛纱凝焰开金像,清梵销声闭竹房"两句,可能是在描绘寺内的佛像以及僧侣们在竹林中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绛纱"可能指的是佛像前的彩色幔帐,"清梵"则是对僧侣清脆声音的形容,而"闭竹房"则是隐逸生活的一种写照。
最后两句"丘垄渐平连茂草,九原何处不心伤"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物时的心境。"丘垄渐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而"九原何处不心伤"则是诗人对往昔岁月或历史遗迹的怀念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寺庙、夕阳野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僧侣生活的点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是一首融合了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