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感麟心一片,万年千载若丹青
出处:《观春秋吟》
宋 · 邵雍
堂堂王室寄空名,天下无时不战争。
灭国伐人唯恐后,寻盟报役未尝宁。
晋齐命令炎如火,文武资基冷似冰。
唯有感麟心一片,万年千载若丹青。
灭国伐人唯恐后,寻盟报役未尝宁。
晋齐命令炎如火,文武资基冷似冰。
唯有感麟心一片,万年千载若丹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堂堂:显赫盛大。空名:虚名,没有实质内容的名声。
战争:冲突争斗。
唯恐后:生怕落后于他人。
寻盟:寻找盟友。
报役:服役,履行义务。
炎如火:炽热如火。
文武:指文治和武功。
冷似冰:冷酷无情。
感麟:感动或期待麒麟出现(古人认为麒麟象征吉祥和平)。
心一片:内心深处。
若丹青:如同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
翻译
庞大的皇家徒有虚名,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战斗。攻城略地总是急于求成,寻求结盟服役从未安宁。
晋齐两国的号令炽热如火,文武之道的基础却冷酷如冰。
只有对麒麟的感应留存心中,千年万世如画卷般鲜明。
鉴赏
这首诗《观春秋吟》是宋代学者邵雍所作,通过对春秋时期历史的观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首句“堂堂王室寄空名”描绘了诸侯争霸、王权衰微的景象,"天下无时不战争"则直接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不断。接下来的两句“灭国伐人唯恐后,寻盟报役未尝宁”,进一步强调了各国之间的攻伐频繁和结盟求安的不稳定状态。
“晋齐命令炎如火,文武资基冷似冰”运用对比手法,将诸侯国的严苛命令比作炽热的火焰,而其内部的根基却如同冰冷的石头,暗示了表面的强盛与内在的脆弱。最后,“唯有感麟心一片,万年千载若丹青”以麒麟象征仁德,表达出诗人对于和平与仁爱的向往,希望历史能铭记那些具有仁德之心的人物,如画卷般长久流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寓言式地揭示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