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儿亭下才相见,巾子峰前便卜邻
出处:《灵隐山次超然韵时超然归南岳住庵劝之》
宋 · 释德洪
君亦工诗苦入神,冥搜物象故应贫。
客儿亭下才相见,巾子峰前便卜邻。
梦里笔期生蕊萼,胸中镜懒拂埃尘。
何当鈯斧住山去,要看青原一角麟。
客儿亭下才相见,巾子峰前便卜邻。
梦里笔期生蕊萼,胸中镜懒拂埃尘。
何当鈯斧住山去,要看青原一角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灵隐山次超然韵时超然归南岳住庵劝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超然才华的赞赏与对其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句“君亦工诗苦入神”,赞美友人超然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底和独特才华,形容其创作过程如同深入神境般艰难而专注。接下来“冥搜物象故应贫”一句,以“冥搜”描绘超然深入自然、生活中的细腻观察和感悟,暗示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对世间万物的深刻理解,因此生活可能相对清贫,但精神世界却极为丰富。
“客儿亭下才相见,巾子峰前便卜邻”两句,通过具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超然初次相遇的地点——客儿亭,以及两人关系迅速加深,决定成为邻居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示了两人志趣相投,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
“梦里笔期生蕊萼,胸中镜懒拂埃尘”则进一步描绘了超然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与心境。在梦中,他期待着诗歌如同花朵般绽放,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美丽;而在心中,他不愿被世俗的尘埃所遮蔽,保持纯净与自由的思想状态。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艺术真谛的执着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最后,“何当鈯斧住山去,要看青原一角麟”表达了诗人对超然归隐生活的向往。鈯斧,古代伐木工具,这里象征着超然选择的山林生活。诗人希望有一天能与超然一同前往山中,欣赏那片青翠原野中的一角,仿佛预见到超然归隐后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与宁静。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生活方式的羡慕,也是对自己心灵归宿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超然才华、生活态度及归隐理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与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