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几般花意思?花间多少月精神?待看月落花残夜,愁杀花间问月人!
出处:《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明 · 唐寅
花正开时月正明,花如罗绮月如银。
溶溶月里花千朵,灿灿花前月一轮。
月下几般花意思?花间多少月精神?待看月落花残夜,愁杀花间问月人!
溶溶月里花千朵,灿灿花前月一轮。
月下几般花意思?花间多少月精神?待看月落花残夜,愁杀花间问月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的《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中的第一首,以花与月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深深的情感寄托。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花与月的美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意境。
首句“花正开时月正明”,以花开月圆的景象开启,暗示了时光的美好与和谐。接下来的“花如罗绮月如银”运用比喻,将花朵比作华丽的丝织品,月亮比作银色的光辉,形象地描绘出花儿的娇艳和月光的皎洁。
“溶溶月里花千朵,灿灿花前月一轮”进一步渲染了月夜花海的壮观画面,月光下的花朵繁多而绚丽,一轮明月在花丛中显得格外明亮。诗人通过叠词“溶溶”和“灿灿”,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也突出了月夜花景的朦胧美。
后两句“月下几般花意思?花间多少月精神?”则转向了对花与月深层意蕴的探索,提出疑问,暗示花儿在月光下可能蕴含着某种情感或哲理,而月亮则可能寓言了某种精神或品格。
最后,诗人以“待看月落花残夜,愁杀花间问月人”收尾,预示着月落花谢的凄凉景象,以及在这样的夜晚,独自欣赏此景的人内心深处的感伤和思考。整首诗以花月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留恋,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