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身中皆有佛,何人性里独无天
出处:《虞丈以伤物遂再赋 其一》
宋 · 姜特立
省口须知亦省缘,食经尔雅不劳编。
山中且纵无肠子,海上长随踞壳仙。
凡物身中皆有佛,何人性里独无天。
反骚正得诗人意,读罢新章为怃然。
山中且纵无肠子,海上长随踞壳仙。
凡物身中皆有佛,何人性里独无天。
反骚正得诗人意,读罢新章为怃然。
注释
省口须知:节制口腹之欲。亦省缘:顺应自然。
食经尔雅:饮食规则。
不劳编:无需详查。
山中且纵:即使在山中。
无肠子:比喻不需要消化系统。
海上长随:海中的贝类。
踞壳仙:像仙人一样。
凡物身中皆有佛:万物都有内在的佛性。
何人性里独无天:人的内心同样有天性。
反骚:反叛传统的新诗。
正得诗人意:恰好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读罢:读完之后。
新章:新诗章。
怃然:怅然若失。
翻译
要懂得节制口腹之欲,也要明白顺应自然,无需详查繁琐的饮食规则。在山中纵然没有肠胃,海上的贝类也能成为仙人般的存在。
万物体内都有佛性,人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蕴含着天性。
阅读反叛传统的新诗章,我深感诗人的情感,读完后心中怅然若失。
鉴赏
这首宋诗《虞丈以伤物遂再赋(其一)》是姜特立所作,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生命的感慨。首句“省口须知亦省缘”倡导节俭生活,不贪求过多物质;“食经尔雅不劳编”则强调饮食应遵循简单自然的原则,无需过于繁琐的讲究。
接下来,“山中且纵无肠子,海上长随踞壳仙”通过描绘山中生物和海中贝类的生活状态,暗示即使是最简单的生命也有其生存之道,体现了诗人对万物平等和自然法则的尊重。“凡物身中皆有佛,何人性里独无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想,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人也应具备仁爱之心,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反骚正得诗人意,读罢新章为怃然”,诗人通过引用“反骚”(指《离骚》中的反讽手法)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读完这样的诗篇后,他感到深深的忧虑或沉思。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与自然哲学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