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馀冰上,春池一镜明
出处:《赋得馀冰》
唐 · 钱起
晓日馀冰上,春池一镜明。
多从履处薄,偏向饮时清。
比雪光仍在,因风片不成。
更随舟楫去,犹可助坚贞。
多从履处薄,偏向饮时清。
比雪光仍在,因风片不成。
更随舟楫去,犹可助坚贞。
注释
晓日:早晨的太阳。馀冰:残留的冰块。
春池:春天的池塘。
一镜明:像镜子一样明亮。
履处:人走过的路。
薄:较薄。
偏向:特别。
饮时清:靠近水面时清澈。
比雪:与雪花相比。
光仍在:光芒依旧。
因风:被风吹。
片不成:无法凝聚成片。
舟楫:船桨。
去:离去。
助坚贞:象征坚韧。
翻译
早晨的阳光照在残冰上,春天的池塘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冰面多在人行走的地方较薄,而靠近水面的地方则更为清澈。
比起雪花,冰的光芒依然存在,但因为风,冰片无法凝聚成形。
冰随船桨滑动而去,它还能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早晨薄冰、清泉和春日光线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寄寓了坚守不渝的品格。
“晓日馀冰上,春池一镜明。”开篇即以鲜明的画面捕捉读者视觉,早晨的阳光照在薄冰之上,而春天的池水清澈如同一面明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象,也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多从履处薄,偏向饮时清。”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冰的脆弱和水的清冽。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表达了对清白无暇品质的赞美。
“比雪光仍在,因风片不成。”这里的“雪”与“冰”相比,更显出其脆弱,而“因风片不成”则是说冰被春风一吹,便无法保持完整,这既写出了自然界的生机,也象征着坚守清白难以长久。
“更随舟楫去,犹可助坚贞。”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即便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也依然可以找到保持坚定品格的方式。舟楫(船桨)往前行驶,即使在动荡不定的境况下,也能帮助人们坚守正道。
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坚持清白和坚定品格的深切情感和高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