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初弦月,清光向夕流
出处:《七月初九夜月》
清 · 朱景英
碧海初弦月,清光向夕流。
半规升古塞,欹影下层楼。
河汉冥冥夜,藤萝漠漠秋。
开帘镇吟望,华发不禁愁。
半规升古塞,欹影下层楼。
河汉冥冥夜,藤萝漠漠秋。
开帘镇吟望,华发不禁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七月初九夜晚月色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碧海初弦月”开篇,巧妙地将月亮比作海中初生的弦月,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接着,“清光向夕流”,点明月光在傍晚时分洒满大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
“半规升古塞,欹影下层楼”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月亮升起与倾斜的光影投射在古塞和层楼上的景象,既有空间的层次感,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同时,“古塞”与“层楼”的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暗含历史的厚重感。
“河汉冥冥夜,藤萝漠漠秋”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月夜的景色与更广阔的自然景观相融合,通过“河汉”(银河)与“藤萝”(秋季藤蔓植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静谧的秋夜意境。其中,“冥冥夜”与“漠漠秋”分别从视觉和季节的角度,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季节的特征。
最后,“开帘镇吟望,华发不禁愁”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却难以释怀的心情。诗人开窗凝望,思绪万千,即使满头白发也无法抵挡对美景的感慨与内心的忧愁。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境,既有欣赏之美,亦有忧思之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一幅月夜美景图,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