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观象思古人,动静配天运全文

观象思古人,动静配天运

出处:《晓起临汝
宋 · 黄庭坚
缺月欲峥嵘,鸣鸡有期信。
征人催夙驾,客梦未渠尽。
野荒多断桥,河冻无裂璺。
羸马踏冰翻,疑狐触林遁。
清风荡初日,乔木啭幽韵。
崧高忽在眼,岌峨临数郡。
玄云默垂空,意有万里润。
寒暗不成雨,卷怀就肤寸。
观象思古人,动静配天运
物来斯一时,无得乃至顺。
凉暄但循环,用舍谁喜愠。
安得忘言者,与讲齐物论。

拼音版原文

quēyuèzhēngróngmíngyǒuxìn

zhēngréncuījiàmèngwèijìn

huāngduōduànqiáodònglièwèn

léibīngfānchùlíndùn

qīngfēngdàngchūqiáozhuànyōuyùn

sōnggāozàiyǎnélínshùjùn

xuányúnchuíkōngyǒuwànrùn

hánànchéngjuàn怀huáijiùcùn

guānxiàngréndòngjìngpèitiānyùn

láishínǎizhìshùn

liángxuāndànxúnhuányòngshèshuíyùn

ānwàngyánzhějiǎnglùn

注释

缺月:残月。
峥嵘:显现峥嵘。
鸣鸡:报晓的鸡鸣。
期信:按时来临。
征人:远行的人。
夙驾:早起。
客梦:客居的梦。
渠尽:消散。
野荒:野外荒芜。
断桥:断桥。
河冻:河水冻结。
裂璺:裂纹。
羸马:瘦弱的马。
疑狐:疑似狐狸。
乔木:高大的树木。
幽韵:幽深的鸣叫。
崧高:崇山峻岭。
岌峨:险峻。
玄云:乌云。
万里润:万里滋润。
寒暗:寒冷阴沉。
肤寸:片刻安宁。
观象:观察自然。
古人:古人。
齐物论:齐物论(古代哲学概念)。

翻译

残月即将显现峥嵘,报晓的鸡鸣按时来临。
远行的人催促着早起,客居的梦还未完全消散。
野外荒芜多断桥,河水冻结没有裂纹。
瘦弱的马踏过结冰,疑似狐狸惊慌逃入树林。
清风摇动初升的太阳,高大的树木发出幽深的鸣叫。
崇山峻岭忽然映入眼帘,险峻地俯瞰着周围几个郡县。
乌云静静地覆盖天空,仿佛蕴藏着万里滋润的力量。
寒冷阴沉却未降下雨水,收敛思绪只求片刻安宁。
观察自然想起古人,万物运动与天地运行相应。
世间万物各有其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至顺。
冷暖交替仅是循环,任用或废弃谁能不喜怒。
如何能寻得无言的智者,共论齐物论的深奥哲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起来时的景象,以月亮的缺损和鸡鸣的规律为引子,展现了征人的忙碌和旅者的离愁。诗人通过“野荒”、“断桥”、“冻河”等意象,刻画出野外的荒凉和严冬的寒冷,显示出旅途的艰辛。马蹄踏冰、狐狸遁林的细节,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随着太阳升起,清风吹过,树木发出悦耳的声音,诗人的情感也从低沉转为对高山的惊叹,感叹其雄伟壮观。接着,他联想到天空中的乌云虽厚重,却无声地滋润着大地,暗示着生命的潜移默化。然而,这寒意并未带来雨水,诗人感慨万物都在顺应自然的节奏,凉暖交替,取舍随缘。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仰慕,希望找到一个能理解“齐物论”(道家哲学)的人,忘却言语的束缚,深入体会自然与人生的道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清新自然和哲理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