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冻合三吴舫,此日冯唐鬓易班
明 · 谢榛
岁暮长安送客还,驿亭疏柳不堪攀。
星轺欲发仍呼酒,春草相期一解颜。
陌上清霜迎剑舄,笛中明月动关山。
海门冻合三吴舫,此日冯唐鬓易班。
星轺欲发仍呼酒,春草相期一解颜。
陌上清霜迎剑舄,笛中明月动关山。
海门冻合三吴舫,此日冯唐鬓易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长安城内一位官员在驿站送别友人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盼。
首联“岁暮长安送客还,驿亭疏柳不堪攀。”开篇即点明时令与地点,岁末的长安,送别友人的驿站旁,稀疏的柳树似乎也难以承受离别的沉重。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树以情感,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颔联“星轺欲发仍呼酒,春草相期一解颜。”写出了即将启程的官员在临行前依然饮酒话别,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人的不舍。春草相期,意味着对重逢的期盼,一个“解颜”则生动地描绘了友人间轻松愉快的氛围。
颈联“陌上清霜迎剑舄,笛中明月动关山。”进一步渲染了送别场景的凄美与壮阔。清霜迎面,剑舄(古代官员所穿的靴子)映衬着清冷的秋意;笛声悠扬,明月之下,仿佛触动了远方的关山,营造了一种既深情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尾联“海门冻合三吴舫,此日冯唐鬓易班。”以海门(指长江口)的严寒景象,象征离别的残酷与不易。冯唐,典出《汉书》,比喻年华易逝,岁月无情。此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担忧与祝福,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用典,不仅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哀愁,也蕴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