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赞叹或恐怖,耆老智者但袖手
出处:《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其十一》
宋 · 黄庭坚
一身入定多身出,屈申臂顷四天下。
如世箧藏诸有物,及以丝缕舞工木。
小儿赞叹或恐怖,耆老智者但袖手。
佛说神通方便力,度脱众生具功德。
如世箧藏诸有物,及以丝缕舞工木。
小儿赞叹或恐怖,耆老智者但袖手。
佛说神通方便力,度脱众生具功德。
注释
一身:一个人。入定:进入冥想状态。
多身出:显现多个形象。
屈申臂顷:屈伸手臂的瞬间。
四天下:整个世界。
如世:如同世间。
箧:箱子。
诸有物:各种事物。
丝缕:细丝线。
舞工木:在木工手中舞动。
小儿:小孩。
赞叹:惊叹。
恐怖:畏惧。
耆老:老人。
智者:智慧的人。
袖手:袖手旁观。
神通:神奇的能力。
方便力:灵活运用的方法。
度脱:拯救。
众生:所有生命。
具功德:具备功德。
翻译
一个人入定后,如同多身显现,手臂轻动间,周游四海。世间万物如藏于箱箧,连细微的丝线也能化为舞动在木工手中的艺术。
孩童惊叹,成人畏惧,老人智者则袖手旁观。
佛说神妙的力量在于方便,用它来拯救众生,具备无尽功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南山罗汉赞十六首》中的第十一首,主要描绘了罗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形象。首句“一身入定多身出”展现了罗汉通过禅定能化现多个身影的神奇能力,如同瞬间遍布四方。接下来的“屈申臂顷四天下”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神通变化之快和范围之广。
“如世箧藏诸有物”运用比喻,将罗汉的神通比作能包容世间万物的宝箧,暗示他的智慧和包容性。而“及以丝缕舞工木”则描绘了他甚至能以细微的动作影响物质世界,如同在木工之间施展技艺。
“小儿赞叹或恐怖,耆老智者但袖手”通过对比不同人群的反应,描绘出罗汉神通对世间众生的影响,儿童惊讶赞叹,老人和智者则深感其深奥,只能默默旁观。最后两句“佛说神通方便力,度脱众生具功德”点明了罗汉神通的真正目的——用这种力量来拯救和解脱众生,体现了佛法的慈悲与功德。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罗汉的神通和佛法的普度众生之德,语言简洁生动,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