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分穷冬搜箧笥,秋纨犹有报恩时
出处:《息力杂诗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半旬凉吹换炎曦,地缩天移不自知。
谁分穷冬搜箧笥,秋纨犹有报恩时。
谁分穷冬搜箧笥,秋纨犹有报恩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炎热夏日过渡到凉爽秋季的自然景象,以及季节变换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首句“半旬凉吹换炎曦”生动地展现了由热转凉的过程,仿佛在说经过半个月的凉风,炎炎夏日的阳光逐渐被取代,暗示着自然界力量的微妙转换。接下来,“地缩天移不自知”则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变化对人们日常感知的影响之微小,仿佛大地缩小、天空移动,却未引起人们的察觉,强调了自然规律的深远与人类认知的局限。
“谁分穷冬搜箧笥,秋纨犹有报恩时。”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时间的更迭与物候的变化,通过“穷冬”与“秋纨”的对比,揭示了四季轮回中的感恩之情。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人们或许会搜寻衣物以抵御严寒,但在秋天,那些曾经被遗忘或视为负担的衣物(此处的“秋纨”可能指代衣物或某种象征物),却意外地在报答恩情之时发挥了作用。这里不仅体现了自然界万物之间相互依存、循环往复的关系,也蕴含了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激与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季节变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时间流转、生命意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