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绿阴门巷麦秋天,欲访高斋拜不前全文

绿阴门巷麦秋天,欲访高斋拜不前

出处:《招饮答谢
明 · 胡奎
绿阴门巷麦秋天,欲访高斋拜不前
诗史少陵元姓杜,文章司马旧名迁。
竹间只许安茶具,花外何烦棹酒船。
昨日山庖分盛馔,笑看儿女舞回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被邀请拜访时的情景与心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以及对文学传统的敬仰。

首联“绿阴门巷麦秋天,欲访高斋拜不前”,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开篇,绿树成荫的小巷,秋季成熟的麦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人想要拜访的“高斋”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高地,但“拜不前”的犹豫,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对未知的敬畏。

颔联“诗史少陵元姓杜,文章司马旧名迁”,巧妙地将杜甫和司马迁两位古代文豪的名字嵌入诗句中,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巨匠的崇敬之情。杜甫被誉为“诗史”,司马迁则以《史记》著称,这里不仅赞颂了他们的文学成就,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与向往。

颈联“竹间只许安茶具,花外何烦棹酒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理想场景。在竹林间布置茶具,享受清雅的茶香,而在繁花之外,无需特意划船取酒,因为美好的事物就在身边。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精神愉悦的重视超过物质享受。

尾联“昨日山庖分盛馔,笑看儿女舞回旋”,以昨日的宴席作为结束,通过描述家人欢聚一堂、共享美食、孩子们欢快舞蹈的场景,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这一场景与前文的拜访、欣赏文学作品形成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以及文化传承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