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生歧路易南北,明发云散何由攀全文

人生歧路易南北,明发云散何由攀

出处:《复用前韵呈明略
宋 · 晁补之
茅焦逆讦磨虎口,何似淳于饮一斗。
终军乘传惊汉关,何似富春投组还。
天下同心乖出处,岂徒黄白马毛间。
鄙夫纷纷烦觖望,负日可堪希国赏。
竹林居士亦何营,江花无限老江城。
那知桥上驷马宠,能作山间蕙帐荣。
兴国寺中四月尾,海棠雪落生红子。
呼门日午醉不应,昨夜君恩赐闻喜。
君不见卒然佳会高欢难,幸值野王聊一弹。
人生歧路易南北,明发云散何由攀
知君未试餐玉法,我亦欲返焦城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目为《复用前韵呈明略》。诗中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时事与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人以茅焦直言进谏和淳于髡饮酒自比,暗示了对直言敢言与超脱世俗的态度。接着提到终军出使的壮举和富春归隐的故事,表达了对仕途与隐逸的不同选择的理解。

诗人批评世人追求功名利禄,而忽视内心的和谐与出处的选择,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表面的尊荣。他对那些不满现状的人表示同情,同时也自嘲自己在竹林中过着淡泊的生活,却仍未能完全忘怀尘世的荣华。

诗中“兴国寺中四月尾,海棠雪落生红子”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僧院春景,然而诗人却因“昨夜君恩赐闻喜”而心生波澜,暗示朝廷的恩赐让他有所触动。最后,诗人以“知君未试餐玉法,我亦欲返焦城山”表达对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未尝仙道的关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世事的洞察,又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体现了晁补之诗歌的特色,即寓言性与哲理性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