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桑孤竹陶元亮,玉佩琼琚杜拾遗
宋 · 杨万里
作者于今星样稀,凄其望古驷难追。
空桑孤竹陶元亮,玉佩琼琚杜拾遗。
自笑吟秋如懒妇,可能击鼓和冯夷。
报章不作南金直,惭愧君家丙藁诗。
空桑孤竹陶元亮,玉佩琼琚杜拾遗。
自笑吟秋如懒妇,可能击鼓和冯夷。
报章不作南金直,惭愧君家丙藁诗。
注释
于今:现在。星样稀:星辰稀少。
凄其:凄凉。
驷:古代的车马。
追:追寻。
空桑:空心桑木,象征隐居。
孤竹:竹子,也象征清高。
陶元亮:陶渊明的字,代指隐士。
玉佩琼琚:美玉与珍珠,比喻美好的诗篇。
杜拾遗:杜甫的别称,拾遗诗人。
吟秋:秋天的吟唱。
懒妇:懒散的女子,此处比喻诗人自己。
击鼓:敲击鼓声。
冯夷:水神,这里指水中的音乐。
报章:报纸。
南金:南方的黄金,比喻珍贵。
丙藁诗:丙藁,古代书籍的代称,此处指你的诗。
翻译
如今星辰稀少,我孤独地凝望,古代的荣耀已难以追寻。空桑树与孤竹象征着隐逸,陶渊明就是这样的元亮;美玉与珍珠,杜甫曾用来比喻美好的诗篇。
自我嘲笑秋天的吟唱如同懒妇,还能否敲击鼓声与水神冯夷共鸣。
报纸的价值不再像昔日黄金般珍贵,我对你的丙藁诗感到羞愧,因为它们价值非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个人才华的自我贬低。首句“作者于今星样稀”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的仰望之情,他们如同璀璨的星辰般难以企及。紧接着“凄其望古驷难追”则是对那些已经逝去的辉煌历史和人物的无限感慨,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不可追回。
接下来的两句“空桑孤竹陶元亮,玉佩琼琚杜拾遗”中,“空桑”指的是古代贤良的墓地,而“孤竹”则是孔子的字,意在表达对这些先贤的怀念。陶渊明和杜甫都是诗人眼中的高峰,他们或以其清净超脱,或以其才华横溢,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
“自笑吟秋如懒妇,可能击鼓和冯夷”则是对自己创作状态的自嘲。诗人将自己的吟咏之声比喻为秋天的懒妇,似乎在表达一种不经意间流露的情感,这种随性与古代将军击鼓而战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报章不作南金直,惭愧君家丙藁诗”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自谦。这里的“报章”可能指的是官方的文书或文章,而“南金直”则是一种坚固的铁索,诗人认为自己的文字不能像铁索一样坚不可摧。“惭愧君家丙藁诗”中,“君家”可能是对某位尊长之家的敬称,而“丙藁诗”则是古代名将曹操的诗,诗人的自谦表明了他对于自己作品与前贤相比时的不自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以及对个人才华的自我评估,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意识和个人的文学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