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仁庙乃文考,裕陵真武王全文

仁庙乃文考,裕陵真武王

出处:《哀贤
宋 · 唐庚
仁庙乃文考,裕陵真武王
先帝几于成,主上贤于康。
时亦有二子,采薇登首阳。
其一犹行歌,其一今云亡。
功在百世外,懦夫心胆张。
齐侯但多马,名灭身未僵。

鉴赏

这首诗《哀贤》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帝王与贤臣,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仁庙乃文考,裕陵真武王”以“仁庙”和“裕陵”为引子,分别指代了两位帝王,前者以“文考”形容,后者则以“真武王”称颂,暗示了两位帝王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全诗对贤能之士的赞美基调。

接着,“先帝几于成,主上贤于康”两句,将话题转向对贤臣的赞誉。这里通过“先帝”与“主上”的对比,以及“几于成”与“贤于康”的描述,突出了贤臣在推动国家治理、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

“时亦有二子,采薇登首阳。其一犹行歌,其一今云亡”四句,运用典故,将贤臣比作“采薇登首阳”的隐士,以及“行歌”的自由之士,同时又暗含了一位贤臣的逝去,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离世的惋惜之情。

“功在百世外,懦夫心胆张”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贤臣的贡献超越了时代,激励着后人,尤其是那些在道德勇气上有所欠缺的人,激发他们追求高尚品德的决心。

最后,“齐侯但多马,名灭身未僵”以齐侯为例,指出虽然他拥有众多的马匹,但名声早已消逝,身体却依然健在,以此反衬出贤能之士不仅在生前受到尊敬,在身后也应得到永恒的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与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崇高敬意与怀念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后世的启示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