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居游君共我,梅花三友说心期
出处:《梅花树下读高兄诗》
宋 · 苏泂
寻思秘阁贤郎样,一似梅花带竹枝。
每到君边作梅想,却来梅下读君诗。
崇奎堂暖春风候,射的山寒夜雪时。
安得居游君共我,梅花三友说心期。
每到君边作梅想,却来梅下读君诗。
崇奎堂暖春风候,射的山寒夜雪时。
安得居游君共我,梅花三友说心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寻思:想象。秘阁:隐秘的书斋。
贤郎:有才德的青年。
样:模样。
一似:如同。
梅花:象征高洁。
带:搭配。
竹枝:竹子,寓意坚韧。
每到:每当。
君:你。
作梅想:心中想着梅花。
崇奎堂:高贵的书房。
暖春风候:温暖的春天气息。
射的山:地名,可能暗示环境变化。
寒夜雪时:寒冷的夜晚下雪时。
安得:如何能。
居游:居住游玩。
梅花三友:梅花、竹子和我。
说心期:交流内心期待。
翻译
想象着秘阁中贤郎的模样,就像梅花配着竹枝般清雅。每次来到你身边,心中便想起梅花,然后在梅花树下阅读你的诗篇。
崇奎堂内春意融融,如同温暖的春风拂面,而射的山夜晚则是寒风夹杂着雪的时节。
多么希望能与你一同居住游玩,梅花、竹子和我,共享心声与期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洵所作,名为《梅花树下读高兄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寻思秘阁贤郎样,一似梅花带竹枝。" 这两句描绘了梅花的形象,梅花与贤良之士相比,都是高洁脱俗。而"一似梅花带竹枝"则表明梅花不仅自身美好,而且能与周围的竹子相互映衬,增添风雅。
"每到君边作梅想,却来梅下读君诗。" 这两句展现了作者与高兄之间的情谊,每当想到朋友,就会在心中描绘出梅花的景象,并在梅花之下阅读朋友的诗篇,共享文学的美好。
"崇奎堂暖春风候,射的山寒夜雪时。" 这两句则描写了作者在不同的季节条件下对梅花的观察和感受。在温暖的春日里,在崇奎堂中感受着春风;而到了寒冷的夜晚,即便是大雪纷飞,也能感受到梅花的独特韵味。
"安得居游君共我,梅花三友说心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与高兄共同居住或旅行,并以梅花为话题,探讨人生和情谊。这里的“梅花三友”指的是梅、竹、兰,它们象征着君子之交,清洁、高雅而不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传递了深厚的情谊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